建设成果百姓共享 泸州弥陀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

03.12.2013  22:06

   四川在线消息(陈刚) 这张照片不错,你看,整个新农村都看得到,跟以前比起来变化好大哦,我要拿手机拍下来。”这是日前,笔者在弥陀镇来龙山村看到的一幕。近年来,江阳区弥陀镇一直倾注着饱满的热情,各方面齐心协力,谱写了一幕幕新农村建设的新篇章。

搬出旧舍住“别墅”——舒服

  “灰瓦、白墙、人字坡,前庭、后院、小别墅”,走在弥陀镇沿江一带随处可见这样的别样风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弥陀镇因地制宜,打造完成统一风格的特色聚居点3个,新建住房174套,农房风貌塑造131套,另有2个新村聚居点共80套房屋正在建设之中。

  如今新农村的农家里,墙壁雪白明亮,家具整整齐齐,用的是自来水,烧的是天然气,出门是宽敞的“白+黑”公路,新村里不仅有了卫生室、农家书屋,健身广场这些公共设施,还办起了农家乐,开通了公交车,村民的生活变了样,幸福指数在节节攀升。

   循环种植加“高效”——挣钱

  作为传统的农业镇,红粱、蔬菜、水稻制种是弥陀镇的三大特色农业产业,在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弥陀镇大力打造了高粱基地7000亩、蔬菜基地6200亩、水稻制种基地5000亩,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

  在高粱基地里,来龙山村青年种植大户邓建给笔者简单算了这样一笔账,“我率先在村里承包了近30多亩土地规模种植高粱,与泸州老窖红高粱公司签约订单种植合同,平均亩产量达250公斤,亩收入2250元。高粱收割后再种植早季高效蔬菜,亩收入在3500元左右。以高粱、蔬菜轮作这种方式,一亩地产值可达6000元。

   乡村公路通“公交”——方便

  弥陀镇群利村地处长江边,距弥陀场镇5公里,过去由于交通不便,百姓只能在江边坐船赶集,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致富无门,村里的未婚适龄男青年超过50%,成为声明远播的“贫困村”、“光棍村”。随着弥陀镇新农村建设热潮的推进,昔日的群利村如今建起了漂亮的新村聚居点,规划了高粱基地、龙眼基地,宽敞的“白+黑”沿江公路绕村而过,水泥公路贯穿全境,

  2012年6月8日,当泸州公交公司一辆328路无人售票车鸣着喇叭缓缓驶入群利新村聚居点时,鞭炮声立时霹里叭啦地响过不停,早已等候在这里的300多村民欢腾起来,76岁的村民伍班生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说到:“我们这个昔日最偏远‘光棍村’如今也能在家门口坐上公交车,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新农村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