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深处枸杞红
正午的烈日下,晒得黝黑的党金荣正在宁夏中宁枸杞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区暨道地GAP认证基地里忙活。田野里,鲜红的枸杞挂满枝头,如同一颗颗红宝石。
“这片基地占地6300亩,目前已种了3500亩。这些枸杞明年就将进入盛果期。去年产量只有5吨,进入盛果期后,产量还会有较大提高。”党金荣所在的宁夏大地生态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建起这个基地。他说,“我们与中科院合作建立示范区,采用的是根灌技术,比滴灌还节水。”
种枸杞仅仅是第一步,他们的梦想是建立“国内枸杞种质资源圃”和“枸杞生态文化观光园”。资源圃呈现一幅中国地图的形状,在不同省份种植当地特有的枸杞品种,集展示、科研、采摘、文化、旅游为一体。
中宁有“中华杞乡”美誉,枸杞种植有4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600多年的人工种植史。
据考证,宁夏枸杞在清代沿丝绸之路传入欧洲进行栽培。如今,中宁枸杞远销欧美、东南亚市场,被誉为“中华神果”。2013年,宁夏出口枸杞及其制品价值3598万美元,枸杞出口量位居全国第一位,占全国一半以上,其中80%来自中宁。
如今,中宁县种植枸杞20万亩,分别占宁夏和全国总面积的36%和23%。枸杞干果年均产量达到4.5万吨,综合产值达28亿元,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732元,其中45%左右来自枸杞产业。
在中宁,你会发现枸杞的多种“变身”,枸杞茶、枸杞醋、枸杞咖啡、枸杞口服液,产业链的延伸使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7月2日中午,宁夏早康枸杞股份有限公司检测车间内,员工正在检测枸杞原液。“我们的产品出口意大利、丹麦等国家,枸杞鲜果原液,纯鲜果榨汁,没有添加剂和防腐剂。”该公司生产总监郭振忠说,他们的产品通过了欧盟的认证,去年实现产值1.5亿元,出口4000万元。
独特的种植和区位优势诞生了“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中心云集了各地枸杞商户,去年成交量达7.6万吨。宁夏中杞枸杞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贾登奇告诉记者,“公司未来年交易量将达到30万吨,纯收入将达到1亿元!”
“中宁枸杞虽然出名,但带动农民增收并不多。我们要保护好‘中宁枸杞’品牌,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这个产业做成富民产业。”中宁县县长赵建新告诉记者,现在他们正在实施“枸杞产业振兴规划”,着重推进生产标准化体系、质量认证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全力保护“金字招牌”。(经济日报记者 王 晋 金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