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平听取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教育界别委员意见建议时强调 坚持朴素的教育为未来培养人才
“我们民族地区学校面临这样的问题:一些来自内地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我们这儿来工作,呆几年就走了,很难留下来。怎样提高民族地区的教育和服务质量,我认为更重要是培养本土人才。希望能从政府层面出台相应的培养、评价、激励机制。”1月28日上午9点10分,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教育界别小组讨论会上,省政协委员、马尔康市第四小学校长三郎斯基正在畅谈。
这时,副省长杨兴平推开会议室门,快步走到了委员们中间落座,拿出纸笔认真聆听,记录下教育界别委员的心声。
“杨省长,我是一名来自基层一线的教师,我们基层学校特别希望能创新教师的引进模式。”省政协委员、荣县东街小学工会主席李蜀秀接过话筒说,“在引进、选拔新教师时,除了当地主管部门,能否也让对应学校校长参与其中,更能选到适合学校的对口人才。”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的问题、‘择校热’等问题,我认为除了加强招生规范外,还要加强对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等动态管理。”省政协委员、成都市树德中学校长陈东永说,现在市面上的培训班,总是打着名校名师、特级教师等招牌,这些教师获得了荣誉和职称,却以这样的方式挣钱,“建议教育部门出台相关制度,发现这些教师进行有偿培训,可以考虑取消相应荣誉、资格。”
“讲得非常好,你的几个建议说到了痛点上。特别是名师在外有偿补课必须严格杜绝。”听完陈东永的发言,杨兴平说,课外负担重是当前我省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去年成都已经率先出台相关规定,其他市州也要跟上,大家“一盘棋”共同想办法,重拳治理。
省政协委员、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欧兵围绕如何加快我省高校“双一流”建设发言,他认为要着眼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对于省内的高校和学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很多学科在重复设置、发展参差不齐,建议能研究出台四川省学科布局规划,集中资源,建设‘双一流’高校。”
省政协委员、西华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安平建议,积极推进法治教育,在中小学设立法治教育基地,邀请公检法司的主要负责人每年到不同高校举行法治讲座,真正让法治精神入脑入心。
来自彝区的省政协委员、德昌中学高级教师赵友明呼吁,加强“一村一幼”的师资建设,从本土双语幼师培养入手,确保“一村一幼”更好落地。
杨兴平的到来,让教育界别小组讨论变得更加火热起来。他勉励教育界别的委员:一要坚持朴素的教育,现在一些学校功利化倾向较明显,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社会效益,对此大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要牢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加强内涵发展;二要为未来培养人才,教育工作者在做规划时一定要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四川教育一定要放在全国教育大格局中思考,同时要放到全球教育改革发展中谋划、找差距;三要办人民满意、社会满意的教育,要分类分层培养人才,找准学校的定位,助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四要充分发挥教育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高校要充分利用在教育培训、科技智力和人才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开展好对口帮扶。
(杜 蕾)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