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不再“被志愿”?——浙江新高考方案考验学生选择能力
新华网杭州9月19日新媒体专电 题:何时不再“被志愿”?——浙江新高考方案考验学生选择能力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余靖静
孩子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未来方向“选择无能”,这是当下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多位教育界人士痛心地说,“我们每年培养这么多大学生,他们可以取得高分,却控制不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浙江省19日发布的新高考方案,着力彰显“选择性教育理念”。学生既可在不同考试招生模式中自主选择,又可以在统一高考中自主选择选考科目、考试时间和成绩。方案设计者希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选择权扩大了,学生和家长是否做好了“接招”准备?
解读一:自主学习
【专家】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徐小洲:
【现状】自主是人类的重要心理属性,传统高考体制下的应试教育方式却埋没了许多考生的这份天性。不少考生高考能获得高分,却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应该选择什么专业。甚至到了大学,许多学生还不知道如何选择课程、如何探究性学习、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面对社会挑战。
【对症】浙江新高考方案很大程度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体现在基于学生自我兴趣的选课程、选考试、选专业、选学校的“四选”,要让学生从小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学习内容、发展个性。学生未来学习生活要实现从被迫选择向自主选择转变。
解读二:有个性地学习
【专家】杭州师范大学校长、教授杜卫
【现状】现行招考制度下,文科考政史地,理科考理化生,学生没有更多的选择,学校也无须更多的思考,文科生一个标准,理科生一个标准。
【对症】浙江新高考方案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占比较大的分值比重,相关科目的考试等级将赋以相应的分数计入总分,这可以引导学生学好每门课程,不偏科。在此基础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优势和志向,来选择不同的考试科目,不再人为地被分成文理科,有助于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和学科特长,减轻他们不必要的课业负担。
解读三:根据专业选择大学
【专家】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校长、省功勋教师叶翠微
【现状】长期以来,高校录取都采用“总分匹配”模式,这让中学教育形成了路径依赖,加剧了中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考生填报志愿时,往往只认大学招牌,只求分数最大化,只知专业是否热门,不管专业是否适合。这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积极性和专业的有效学习,浪费大学教育资源,也给许多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带来了困扰。
【对症】浙江新高考方案,采用了“专业+总分”的考录模式,打破了一直以来的“总分匹配”模式。考生拥有了“七选三”的选考自主权,也意味着他需要尽早了解自己的兴趣特点和专业性向,尽早确定选考科目。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用高考的指挥棒,使学生去更多地了解自己、关注社会,理智地寻找自己的学业方向。
可以预想,中学的生涯规划课程等将更加接地气,更受学生欢迎。“咨询师”这一岗位,也有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学落地,“专业导向”的深度选修课程有望在中学得以开展。(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