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社会办医"的三重期待
□本报记者 朱雪黎
8月,“社会办医”成了德阳投资圈的高频词。日前,德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了拟新建的8个以社会资本投资为主体的医疗卫生服务项目,广发“英雄帖”,邀约各路资本。
拟建项目中,7个是社会资本直接投资的医疗机构,包括疗养院、护理院(含临终关怀服务)、消毒供应中心、检验中心、心血管病专科医院、肾病专科医院及旌阳精神病专科医院各1所;1个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现有的东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
德阳医疗卫生领域为何如此大动作邀约社会资本?对“社会办医”,德阳有何期待?
期待一:
填补区域规划空白
8月11日,德阳市卫计委主任杨兆华上午刚主持完系统内“社会办医”讨论大会,下午就被德阳市主要领导约见,汇报下一步发展构想。“此次拟新建的7个医疗机构,在德阳均属空白。”他告诉记者,目前,德阳全市社会办医疗机构有1048家,其中近8成为小规模私人诊所,其服务量仅占全市医疗服务总量的16.05%,低于全省的19%。2014年,德阳社会办医疗机构业务收入10.3亿元,仅占GDP总量的0.68%。“发展空间很大。”
此外,拟新建项目也具备“刚需”特征。按照相关要求,每个区县都应建设一所精神卫生中心。由于旌阳区为德阳唯一的主城区,此前一直与市上共用一所,没有单独建设。但近年来,德阳现有精神卫生中心长期维持“满负荷”运转,压力越来越大。杨兆华表示,他们希望通过与社会资本合作,探索、学习一种新的精神卫生中心运转模式。
拟新建的检验中心,则意在助力推行医院检验结果互认。“各医院检验装备不一致,推行互认难度大。”标准化的检验中心,有望确保准确性,推行互认。“目前一些区县医院已经在与外地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合作了。”
期待二:
盘活“闲置”设备资源
7个医疗项目中,拟建的消毒供应中心让记者十分疑惑。据知情人士透露,德阳市二医院曾斥巨资新建了一个高标准的消毒供应中心,但运行以来一直“吃不饱”。此外,各大医院基本也都建有自己的消毒供应室或中心,自给自足不成问题。
饱和的消毒供应,还有可拓展的市场空间吗?对此,德阳市口腔医院院长代伯均给出肯定答案。在他看来,拟建消毒供应中心并非必须重新购买设备打造一个,也可以“换一种思维”。
以德阳市口腔医院为例,该院投资300万自建了消毒供应室,除了离子消毒、低温消毒等设备要求高的,要外包到其他大医院外,普通高温高压消毒产能仍有结余。“可以由医疗管理投资机构来组建一家新公司,各医院采取设备入股或租赁等方式,盘活现有闲置消毒设备和资源。”
拟建项目中唯一的卫生服务中心共建项目,也是德阳的一次投石问路。目前东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德阳市口腔医院代管,但该中心的基层卫生、医疗服务能力并未如愿强大起来。代伯均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中心年门诊量不到1万人次,每年运行成本300多万元,而毛收入也只有近300万元。
运营举步维艰的同时,服务能力也饱受社区居民诟病“既不方便,又不便宜”。“家里小孩感冒发烧,去了却看不了,说没有儿科。”家住社区的胡珍告诉记者,此后她就再也没进过中心大门;在社区经商的外地人杨女士也曾因咳嗽到中心看病,但医生开出的一张近800元的药单,也让她刚划完价,就转身离开了中心。
据悉,成都一家运行着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民办医疗集团目前已向德阳卫计委抛出了共建的“橄榄枝”。但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项目仍在公示征集阶段,未来东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以什么方式共建,还有待进一步协议磋商。
期待三:
发力高端 做成都医疗副中心
除了拟新建的8个项目,德阳公立医院也将在“社会办医”领域探索延伸。
德阳市人民医院就打算吸引社会力量合作,在德阳城北建设一所高端、特色医疗服务机构。“我们也希望能借助成德同城化东风,将德阳打造成为成都的医疗副中心,吸引周边地市疑难重症患者等到德阳就诊,缓解成都供需紧张局面。”杨兆华解释说,随着医生多点执业等政策逐渐放开,限制“社会办医”的人才困境将有望打破。
为有序推进“社会办医”,近期,德阳还专项出台了《德阳市健康服务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明确在现有公立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将启动全面建设,形成“一个综合服务平台+若干专科诊疗中心+一批高级医师”的社会办医目标。《方案》规定,社会办医享受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的用地支持政策。经主管部门认定的非营利性社会办医项目用地,可采取划拨方式供地。营利性社会办医项目用地,鼓励采取租赁方式供应。连续经营1年以上、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项目可按划拨土地办理用地手续,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办理用地手续。
此外,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也将纳入财政资金补助项目。社会资本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取得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自其取得执业登记之日起,三年对其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