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家新寨迎新年 感恩脱贫启新篇

30.11.2017  01:12

 

 

准备新年聚餐。


        □刘波 记者 刘佳
    11月21日凌晨6点,天刚麻麻亮,屏山县清平彝族乡烂田村3组彝家新寨的彝族姑娘黑勒叶左就起床,准备过年用的食材。她和三个姐姐一起,把自家的稻米和玉米和在一起用机器打成浆并搅拌均匀,再把新鲜的黄豆浸泡后磨成浆备用。这些食材虽然普通,却是彝族新年里不可缺少的食材。
    彝族新年,是彝族群众最盛大的节日之一,今年彝族新年时间是11月22日至24日,共三天。平日在外务工、做生意、求学的村民们,这段时间也陆续归家。得益于脱贫攻坚,从去年10月开始,清平彝族乡烂田村、民族村共43户农户陆续搬进了联合新建的彝家新寨。今年,由于烂田村面临着脱贫“摘帽”的工作任务,所以让这个新年有了别样的味道。
    看变化用勤劳为生活添精彩
    21日,黑勒叶左和姐姐们经过一个上午的努力,用备好的食材制作了米粑粑和豆花,随后又将新家的房前屋后、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准备迎接明天的新年。
    “我们家以前住在对面的山上,交通很不方便。”黑勒叶左回忆,以前过新年,准备年货是件很麻烦的事,需要走两个小时的山路,到对面场镇去购买,今年她家搬进了新居,小贩用货车直接把蔬菜、水果、瓜子等年货都送到了家门口。
    同样是采办年货,彝家新寨14岁的学生龙飞今年还学会了用母亲邓静的手机,在淘宝上购买过年的冬装。邓静是2016年的脱贫户,彝族人,如今在村农村电商服务站负责经营管理,平时为彝家新寨的农户们网络代购日用品、代缴水电费、代收发快递等。
    据民族村村支书马黑拉里介绍,民族村与烂田村相邻,两个村海拔都较高,之前大部分村民的居住环境都较为恶劣,交通设施条件也比较落后,束缚了村民出行的步伐,也束缚了大家脱贫致富的思想。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去年下半年,烂田村民族村联合起来,在烂田村3组修建了彝家新寨,一座座美丽的新居拔地而起。去年10月开始,两个村43户居民陆陆续续搬迁入住,其中烂田村17户、民族村26户,大家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彻底发生了变化。
    烂田村4组阿石铁巫阿姨的爱人在年轻的时候就去世了,她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供养出了3个大学生,成为全村人的骄傲。
    “我的兄弟姐妹很多,都想读书,但条件不允许,所以我很早就辍学在家,照顾弟弟妹妹,那时我就暗暗发誓,不管再苦再累,也一定要让自己的娃娃都有学可以上。我老公去世早,我一个人靠着打工、植树造林,将4个子女带大了。之前供孩子上学有困难,扶贫干部找到我,说像我家这样的困难家庭,如果学生学习成绩好,可以申请到‘栋梁工程’和‘助学贷款’。‘栋梁工程’每个学生每年有3000元的补助、助学贷款每个学生每年有1.2万元,我听说后感觉就像天上掉下了羊儿来帮助我家渡过难关。现在,在政府的帮扶下,家里3个娃都大学毕业,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再也不用我操心了。”21日傍晚,坐在宽敞的房间内,借着昏黄的灯光,阿石铁巫围坐在火堆旁,拉起了家常。
    谈愿景用行动跨越新征程
    11月22日上午7点,早晨鸡叫以后,烂田村3组的彝家新寨里,杀年猪、祭祖、聚餐等活动将彝族新年推向高潮,昔日宁静的小寨子,炊烟缭绕,杀猪宰羊的场景处处皆是。
    彝族姑娘黑来仁信是西南民族大学的一名本科生,谈及来年的打算,她告诉记者,“今年我读大四了,因为提前拿到了保研的名额,我准备明年休学一年,到阿坝州红原县支教。我以前去过红原县,感觉那里的孩子跟我们这里的孩子一样淳朴、上进,我希望能帮助他们实现走出大山的梦想。
    每逢赶场天,烂田村不少的村民都会到山上去采野生的板栗、核桃、竹笋,再运到附近的场镇上去卖。
    对于来年的计划,邓静表示准备将村民采来的土特产集中起来,通过农村电商进行外销。“农村电商发展起来,大家不用辛苦地将农产品背到很远的地方去卖,通过我们的网上平台就能销售出去,大大节约了村民的时间和精力。”邓静说。
    随着新年来临,村主任吉拿言正也在不断作着总结,准备迎接年底的脱贫攻坚考核。
    “今年要确保村退出、户脱贫。”烂田村村主任吉拿言正告诉记者,产业方面,巨星公司已经与村上达成协议,预计在明年建成总投资200多万元的养猪场,其中烂田村投入股权量化资金100多万元,农户可以参与分红;同时,烂田村和民族村联合修建的另一个彝家新寨——付家坪聚居点也将在新年后完工,预计有38户农户入住,人居环境将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