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品牌的生成机理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围绕品牌建设,进行了诸多论述。但始终没有回答一个最为核心,也最受关注的问题,品牌到底是如何生成的?
在品牌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中,由三条逻辑主线和三个支柱决定的。
第一条逻辑主线:商品---名字---品牌---强大品牌
我们也可以把这条主线称为品牌建设的一般路径,或传统路径。如果说品牌建设是一个战略过程的话,那么,这条主线反映的就是战略逻辑。而目前的品牌理论,假如有品牌理论的话,都是基于这条逻辑主线。我并不确定是否存在严格或者科学的品牌理论,因为哪怕是被广泛传播的所谓原理,也都是对经验的总结。
即便是强大品牌,它的起点,也是商品。从企业的产品到市场上受欢迎的商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企业的努力和顾客的认同。
首先,产品必须得到顾客认同。而顾客的认同程度,也决定了品牌的基因。顾客认同程度越高,品牌基因越强势。影响顾客认同的因素,包括质量、功能、性能、设计、包装及其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其次,产品的覆盖率。产品的覆盖率决定着两个十分关键的因素。其一是产品的能见度,其二是购买的便利程度。随处可见,增加了购买的可能,唾手可得方便了购买。
品牌不能当饭吃,能够当饭吃的是产品。因此,能够把过硬的产品,铺天盖地地完成对渠道和终端的覆盖,毫无疑问,是品牌建设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起点。
我们在前面分析过,研发一个产品并投放市场,需要经过产品化、商品化和信息化三个阶段,而指导三个阶段的分别是产品概念、商品概念和信息概念。产品是皮,品牌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一个得到顾客认同的商品,便有了名字。而有了名字,它便能够逐渐从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显现出来。表现更好的会脱颖而出,表现得更加优秀的,甚至让顾客爱不释手,让竞争对手望洋兴叹、望而生畏。
商品是用来消费的,而名字则是用来传播的,商品与名字是皮与毛的关系。二者虽然密不可分,但皮就是皮,毛就是毛,二者的作用是大不一样的。
当商品有了名字,并且名字在顾客那里,在市场上不胫而走时,商品概念和信息概念就会相对分离,其中信息概念应更多地服务于传播,服务于名字打造,推动名字向品牌升华。
从名字到品牌,需要强化两个要素。其一是,赋予名字清晰的价值,让自己产品的名字与竞争对手的名字区别开来。其二是,让这种价值依附于商品,始终如一地传递给顾客。
只有这样,顾客才会逐渐从通过商品识别品牌上升为通过品牌识别商品。也只有这样,品牌才能相对独立地存在,具有独立的价值。
这一点十分重要。只有当顾客能够通过品牌对产品产生信任时,品牌建设才算达到了理想的程度。只要企业别让产品掉链子,这种情形就不会轻易改变。
这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容易理解的。比如介绍对象。这是“谁谁谁”的子女,他人会通过对“谁谁谁”的印象,自然地转化为对其子女的印象。而“谁谁谁”的公众形象越好,对其子女越有利。
从名字到品牌,表面上看,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因为名字和品牌是同样的东西。但二者的转换,却具有实质性意义。商品有名字,可能仅仅是因为商品被使用得较多,混了个“脸熟”,并不必然代表着商品十分优秀。而当商品有了品牌,则一定代表着这个商品已经从众多有名字的商品中脱颖而出。这会反过来为商品带来现实的好处。这个好处,称为品牌溢出。而品牌溢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品牌溢价,即同样的质量可以获取更高价格。这对企业意义非凡,因为对企业来说,营销的最高境界是塑造价格。当品牌能够帮助企业获得定价权,企业的市场地位,就步入了一种非凡的境界。另一方面是品牌溢量,即同样的价格可以获得更高的销量。溢价重要,溢量同等重要,因为只有更高的销量,才能将更高的价格转变为更多利润,更高收益。
在现实中,品牌能够带来溢出,知名度(让大众耳熟能详的名字)也能带来溢出。这尤其是在中国,案例可说比比皆是。秦池、三株、孔府家(宴)、乐百事、春都、健力宝和数不清的家电品牌。这些曾经的品牌都曾经为企业创造过巨额的短期业绩。
品牌和知名度之间最重大的区别不在于知名度本身,而在于是否具有清晰并且能够始终如一交付的价值。这类似于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失足成千古恨用在品牌建设上,是十分贴切的。
而从品牌到强大品牌,取决于两个关键性要素。其一是能见度,包括商品能见度和品牌能见度。它们几乎是无处不在,无处不见。能够达到如此境界,反映的已经是企业综合实力、远见和胆识。其二是个性,产品的个性和品牌的个性。而且这种个性是垄断的,排它的,是不容挑战的。强大品牌的确立,源于个性的形成,强大品牌的衰败,则源于个性的消退。其三,跨越目标市场的界限,触摸社会的“集体人格”,成为人们共同的向往。其中的卓越者甚至能够超越消费上升到塑造和引领社会生活方式的高度。
第二条逻辑主线:主导产品--声誉产品---产品声誉---品牌声誉
如果说第一条逻辑主线是基于外部而言的,那么,这条主线则是基于企业内部;如果说第一条主线是基于战略,反映了品牌建设的历史阶段,那么,这条主线则是基于战术。
我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观察,发现从战略上看,品牌威力巨大,但从战术上看,产品是皮,品牌是毛,品牌是依附于产品发挥作用的。品牌溢出表面上看,威力在于品牌,而从载体上看,威力则主要来自于产品。
企业无论大小,只要能够有利润地正常经营,都有自己的主导产品,也就是波士顿矩阵所说的金牛产品,这是企业对产品组合内部评价的结果。而在市场上,针对不同目标顾客所形成的“主导产品”,即那些市场占有最高、价格最高、市场地位最高、最受目标顾客欢迎的产品,我们称之为声誉产品。当内部的主导产品和外部的声誉产品合二为一时,企业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否则,主导产品只能在“窝里横”,没有显著的市场价值。
声誉产品是在指那些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同类产品中具有标杆意义,不仅能够为企业赢得不可超越的竞争优势并且能够为企业其它产品带来声誉的产品。
声誉产品不仅代表着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而且代表着行业的高度。它不再仅仅是竞争的产物,它代表着企业对顾客需求的深刻理解,代表着最先进的技术,最精良的工艺和所代表领域的最先进生产力,它也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