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委书记罗强: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

23.10.2014  18:30

    10月22日,四川省绵阳市召开全市工作会议,一次性拿出6550万元重奖创新创业人才。绵阳市委书记罗强表示,要树立榜样,旗帜鲜明地表扬鼓励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动员号召更多人向他们学习,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要扩大影响,进一步提升科技城创新创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更多优秀人才了解科技城、关注科技城,进而投身科技城创新创业的宏伟事业。以下是其发言摘编。

    人才是最宝贵的第一资源,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人才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各级党委、政府抓好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确立了治蜀兴川的宏伟方略,要求广泛吸纳省外境外人才投身四川改革发展事业。绵阳改革发展的实践也证明,支撑科技城突破性发展,建设中国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关键在科技,根本在人才。去年底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以来,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巨大、转方式调结构任务繁重的复杂形势,市委、市政府始终保持专注发展的定力,把人才工作作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金钥匙”,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不吝投入保障人才,进一步叫响了科技城人才品牌,实现了人才工作新发展。一是人才引进成效明显。出台《市属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办理办法》、《引进人才服务管理办法》,人才引进服务措施不断完善。今年1—8月,回绵或到绵工作的高校毕业生12000多人、硕士生440人、博士生16人,是去年总数的1.2倍。在刚刚闭幕的第二届科博会上,签约了4个人力资源战略合作协议和20个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 23项技术需求与外国专业组织达成意向性协议;3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家市级院士工作站集中授牌。人社部已同意在绵设立中国国际人才市场国家科技城分市场。二是人才培养稳步推进。实施“五个一批”年轻干部人才培养锻炼计划,开展“商界精英”“明日之星”企业家培训,先后培训优秀青年人才1070人、企业高管176人。注重在实践中发现和培育人才,先后举办承办全市首届职业技能大赛、2014中国科技城创新创业大赛、第三届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军转民大赛。在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军转民大赛上,绵阳有6个项目进入决赛,占决赛总项目数近1/3,并获得了独揽1名一等奖、3个二等奖占2席的优异成绩。三是人才环境不断优化。出台《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实施办法》及配套措施,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涌泉计划”,为在校大学生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十有”服务,实现了人才引育用各环节优惠措施全链式布局,创新企业从创意萌芽、蓄势培育到稳定成熟各阶段资助政策全过程覆盖。今天,我们一次性拿出6650.5万元,资助“涌泉计划”、科技创新平台和团队、“4+3”高端成长型产业领军人才等四大类13个项目。绵阳的财力有限,需要投入的地方很多,这些资金还远远不能表达市委市政府对人才的感谢之情、敬重之意。但这是市委、市政府的一点心意、一种导向。还有很多优秀团队和个人没有得到资助,但市委、市政府的感谢之情、敬重之意是一样的。四是人才效益加快显现。全市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为绵阳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1—9月,全市新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2011家,其中新注册1588家、目前总量已达3805家,预计全年将超过4000家,其中38家已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注册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3367户,注册资本金244.76亿元、增长107.74%,其中各类企业6438户、增长94.06%;专利申请量3879件、增长32.99%。今年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培育城市实力评定,绵阳居全国33个参评城市第2位。人才最为密集的信息安全和新一代互联网、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航空与燃机,北斗卫星导航、新一代显示技术、3D打印等“4+3”高端成长型产业和文化、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增速高于工业整体增长。上半年,“4+3”高端成长型产业实现产值497亿元、增长14.6%。

    总的来看,今年以来,全市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建成全国“创新人才汇聚地”和全省“创新人才示范基地”的目标要求还有不小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人才效能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还不相适应,制约人才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根本消除,科技与经济“两张皮”,大量人才集中在中央在绵单位、军工科研院所,没有直接参与到地方经济发展中来,科研成果多、转化少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二是人才供给与转型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人才总数较大,但高端科技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带着团队、带着项目的领军型人才严重不足,与发展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三是人才环境与国家唯一科技城的地位还不相适应,支持人才发展和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但政策“碎片化”问题依然存在;各地、各单位人才发展刚性投入仍显不足,人才引进、培育、激励、评价体系有待创新,人才活力仍需持续激发。必须清醒认识到,科技城要履行好国家和省上赋予的使命,绵阳要建成中国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离开了人这个主要因素,上级的领导支持再坚强有力,我们的工作部署再科学合理,确定的目标都难以实现。我们一定要树立更加强烈的人才意识,以改革创新精神,着力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敢于创新创业的多层次人才队伍,形成支撑绵阳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人才体系。

    一、以创新创业为目标,海纳百川聚人才。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是科技城建设最重要的任务。要高举创新创业旗帜,加大人才引进、培育和使用力度,广纳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围绕转型升级抓引进。人才引进要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围绕当前绵阳发展实际,特别是结合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4+3”高端成长型产业发展所需,引进一批能够引领优势学科、发展高端产业、催生新兴业态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力争引来一个团队,带来一个项目,壮大一个企业,发展一个产业。高校毕业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要鼓励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来绵创办、领办科技型中小企业。要紧盯国家、省引智引才计划,发挥好人才中介机构和驻外招商分局作用,统筹实施“千英百团”等各类人才工程,建立起跨越地区、连通国际的全方位人才招引体系。市人社局等相关部门要加强与人社部的汇报争取,早日把中国国际人才市场国家科技城分市场建立起来,进一步打通吸引海外人才的通道。要围绕提升素质抓培育。不管是引进的人才还是已有的人才,提升能力和素质都有一个长期的、必要的过程。要发挥好人才作用,必须要加强培养。去年以来,我们把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非国有上市公司中选拔的优秀年轻干部,送到高校去“充电”,放到乡镇、招商引资一线去“补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补强“短板”,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这是一个很好的经验。下一步,人才培养工作要更多地在实效性上下功夫。要动员驻绵高校、科研院所主动对接市场需求,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力度;职业技术学院、职业中学、技工学校要加强实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着力引导正确的就学观、就业观,鼓励更多青年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才路径,走创新创业的成长之路,把人才优势、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要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手合作,共同培养企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载体,继续搞好“商界精英”“明日之星”“创业能人”等培育,不断提升人才培养工作实效。要围绕发展所需抓建设。坚持以用为本,以产业为基础,以项目为依托,加强与市外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人才交流合作,使更多优秀人才虽不为我所有,但却为我所用。要不断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在承接项目中引进人才,在引进人才中带来项目,形成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的“叠加效应”。同时,要着眼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需求,加快培养农业农村、文化教育、政法纪检、思想宣传、医疗卫生、环境治理、防灾减灾等领域的专门人才,培养造就一支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队伍。

    二、以深化改革为抓手,释放活力用人才。人才队伍不仅要有规模,更要有活力。激发人才活力,根本靠制度。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要以深化改革为契机,建立完善更加科学有效的人才工作机制,为各级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发挥作用创造条件。要完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建立完善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既看重经历、学历、资历,更看重品德、能力、业绩,在工作实践中识别人才、发现人才,不断提高人才评价科学化水平。要打破条条框框,特人特用,特事特办,一事一议,对真正稀缺的、高端的人才,要像招商引资、引进企业一样,舍得拿出足够优厚的条件,让真正优秀的人才留得住、能发展。全市各大企业、院所、高校有大量退休科技人员,这是宝贵的智力财富。要注重发挥他们的作用,对有能力、有意愿的,要采取顾问、返聘等方式,让其继续服务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要完善人才选拔激励机制。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导向,以发展论英雄、靠实绩定岗位,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真正让有才者有为、有为者有位。特别是目前国家已批准我市享受中关村自主创新先行先试政策,这是激励人才创新创业的重大利好。要落实好相关政策,把人才报酬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直接挂钩,支持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让一流人才得一流待遇,一流贡献得一流地位。要完善党管人才运行机制。做好人才工作,关键在党。各级党委要把人才工作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统筹抓好发展第一要务和人才第一资源,形成党委抓战略、抓规划,政府抓投入、抓保障,组织部门抓协调、抓推进的人才工作格局。要探索将人才投入、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人才载体建设等纳入领导干部考核内容,提高人才工作在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更好地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三、以“四大平台”为支撑,多措并举兴人才。科技城建设是各类人才锻炼提高的“大熔炉”、施展才华的“大舞台”。要持续打造“四大平台”,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更好条件。政策支撑平台上,要做好中关村政策推广执行工作,尽快把政策承接下来,落实下去。同时,要研究并争取全国军民融合试验区绵阳科技城政策体系。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科技城建设的10条政策措施和我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创新人才汇聚地建设等多项政策措施,用好人才发展等专项资金,使各项政策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对科技城建设政策措施进行系统梳理,不断查漏补缺、自我完善,使各项政策前后衔接、左右配套,使科技城真正成为名符其实的“政策洼地”和“创新特区”。创新创业平台上,要用好科技城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院、留学人员创业园、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孵化平台,加快建设创新中心二期,支持各县市区、园区孵化器建设,使明年全市科技孵化器面积达到100万平米。要进一步完善孵化器功能,尽可能整合科技成果交易、科学仪器共享、融资担保等各类服务平台,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要加强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发挥好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作用,鼓励支持多方开展协同创新,鼓励多出成果、多转化专利项目。产业承载平台上,要继续抓好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建设,完善各项规划,全力推进5平方公里的核心示范区启动区建设,加快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同步跟进招商引资和产业项目,力争明年春节后展现基本形象。交易展示平台上,刚刚闭幕的第二届科博会,吸引来自49个国家和地区的803家单位、1万余名嘉宾参会参展,参展项目2584项、展品9736个,签约项目945个、金额883.6亿元,观众达到58.6万人次。科博会真正成为了一个全国性的科技交流合作平台、科技成果发布交易平台、军民两用技术对接转化平台和人才对接推介平台。要继续办好科博会、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军转民大赛等交流合作平台,持续提升科技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绵创新创业,更多优秀企业来绵投资兴业,更多优秀项目来绵落地发展。

    四、以强化服务为保障,优化环境留人才。人才竞争,说到底是环境竞争。要进一步强化服务保障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使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要努力营造引才聚才的政务环境。积极推进工商登记、行政审批、政府机构等重点领域改革,继续砍减下放行政审批项目,不断完善工商注册登记“先照后证”“并联审批”和重点项目领导对口联系等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政府职能向培育创新创业平台、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转变,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着力把绵阳打造成中国西部政务服务环境最优越的城市。要努力营造识才用才的工作环境。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落实联系高层次人才和优秀拔尖人才队伍制度,怀着“三顾茅庐”的重才之情,拿出“千金买马骨”的重才之行,真正从思想上重视人才,从感情上贴近人才,尊重人才的禀赋个性,努力把各类人才聚集到我市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中来。各用人单位要坚持业务工作、人才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大人才工作投入,大力改善人才工作环境。要努力营造留才厚才的生活环境。持续改善人才的生活条件,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好居住交通、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现实问题,使他们安心工作、专心创业。持续加强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打造天蓝、地绿、水净、人和,宜居宜业宜商的现代城市。要努力营造爱才敬才的文化环境。全市各新闻媒体、新闻单位要加强策划,对各类优秀人才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尤其是今天受到资助的创新创业团队和个人,要组织力量进行专访报道,在全市形成声势,让他们的事迹广为人知,鼓励更多人才争做创新创业先锋,在全市大力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使敢于创新、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精神蔚然成风。

    强绵兴绵,人才为先。中国科技城是绵阳最响亮的名片和招才引智的金字招牌。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对人才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进一步强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不拘一格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把科技人才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竞争优势。各相关部门、单位要加大对绵阳科技城的宣传推介力度,大力宣传科技城的科技、政策、环境、资源优势,让更多人才感知绵阳魅力、扎根绵阳发展。希望社会各界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为引才、聚才、育才、用才牵线搭桥,形成整体推动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努力把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优秀人才聚集到绵阳建设发展的各项事业中来。希望广大人才朋友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潜心事业、勇攀高峰,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创办新企业、开拓新市场,在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过程中追求成功、成就人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