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2014年农业农村发展 引领老乡奔小康
阆中市领导视察农业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只有农村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阆中是农业大市,拥有68万农业人口。多年来,受基础差、底子薄、贫困人口多影响,农业发展缓慢、农村矛盾交织、农民增收困难等问题始终难以根本解决。“坚持把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把农村作为社会和谐的基石,把农民作为全面小康的关键。”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
对接旅游“兴”农
阆中农业农村历经30多年改革发展,不仅在“量”上取得了突破,在“质”上也实现了一定飞跃。但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套路,始终制约着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阆中提出了“农旅结合”的发展思路和建设“中国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市”的奋斗目标,农业搭上了旅游这趟快车,“三农”工作开启了新的征程。
思路决定出路。2013年,提出打造“中国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市”目标,努力把阆中建设成为中国西部休闲旅游拓展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休闲食品基地、花卉苗木基地和养老养生基地。2014年,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市建设的意见》,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
规划引领发展。按照建设现代农村、产村相融的理念,先后邀请中国农科院、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编制完善了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市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科学设计了现代农村和现代农业新形态。在此基础上,《阆中市江天农业农村综合示范区2014年实施方案》《阆中市扶持天宫院片区发展2014年实施方案》也相继出台。
新老园区结合。按照“拓展新园区、巩固老园区”的发展思路,将特色蔬菜、特色水果、特色养殖、设施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作为主要内容,支持发展农耕体验、生态观光、乡村旅游等休闲农业项目,同步推进新村聚居点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已成功招引农耕文化体验园、四季采摘园、花卉苗木基地等休闲观光重点项目落户江天农业园区。成功招引江西杨氏果业,投资10亿元建设3万亩规范化优质农产品(水果、蔬菜)基地,可望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优良水果(蔬菜)20万亩,连片打造示范农业园区。
建设美丽乡村。坚持让农民群众自主决策、自主参与、自主监督、自主评判,新启动8个新村聚居点建设;规划建设通村公路200公里,西河大桥、罗家滩大桥、东河大桥等陆续开工建设,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将得到进一步解决;天柏、河溪集中供水工程,小农水项目的实施,将切实保障近10万群众的饮水安全。农村环境日益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公共服务不断优化,阆中的农村正朝着幸福美丽新村的目标奋进。
川明参产业
特色产业“强”农
随着农业基础条件的不断改善,阆中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助推“三农”发展,加快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引擎,坚持“五轮驱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添内生动力,展现出现代农业引领发展的恢弘气魄和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广阔前景。
依托龙头企业带动。阆峰公司、煜群公司等7个龙头企业新建15个企业农产品原料基地,规模发展各类产业12万亩。
培育业主大户推动。新培育种植业主102户,种植规模达1.8万亩;新培育养殖大户140户,饲养牛、羊、禽、兔近100万头(只),推动产业规模集聚发展。
发展专合组织促动。鼓励农村基层干部和业主大户领办创办农民专合社,新培育农业专合组织12个,专合组织总数达到428个;成功申报省级示范农业专合组织5个,南充市级6个,评定阆中市级示范专合组织40个。
建设专业市场牵动。以种养大户、营销大户、经纪大户为依托,采取区域联合方式建立生姜专业市场和中药材专业市场,加大川明参的营销力度,将种植—加工—销售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增添了市场活力。
依靠政府组织发动。推进特色专业村建设,新建蔬菜、生姜、中药材、林业、水果、蚕桑专业村70余个。上半年,全市生姜、中药材种植面积均稳定在5万亩,新增蔬菜种植面积3000亩,出栏肉牛达到1.8万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4974元,同比增长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