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江委员长强调,开展专题询问是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对“一府两院”工作监督职责的重要形式,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巴中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与党同向、与民同心、与时俱进”的人大工作总体思路,积极探索运用专题询问这一监督方式,推动了一批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的有效解决,开启了人大监督工作的新境界。
坚持询问有据、规则在先,有序开展专题询问。专题询问是对人大询问权的落实,与一般询问比较,有较强的计划性、针对性,主题更加突出、目的更加明确、问题更加集中,更能体现监督有力、监督有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专题询问作为人大监督方式的重大创新,我们按照依法监督、规范监督、科学监督的理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及四川省实施办法,在2012年用一年的时间进行了基础性准备。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征求意见和数次修改完善,制订了专题询问办法,明确界定询问原则、询问内容,对议题产生方式、询问会议形式、询问程序规则等作了具体规定;今年对专题询问办法进行了修订,补充了有关整改办理工作满意度测评的规定,充分体现了专题询问的法定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在此基础上,探索确立“六个一”的规范做法,一是组建一个强有力的工作班子,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统筹部署,分管领导牵头实施,从各委室抽调精干力量参与;二是制订一套科学周密的工作方案,明确总体要求、询问对象、询问内容、职责分工、日程安排;三是摄制一部揭示问题的专题片,通过明察暗访、广泛取材,用现实的画面直观揭示问题;四是提交一份客观真实的调查报告,深入调查走访,形成有数据、有事例、有分析的调研报告;五是拟写一个直击问题的询问提纲,突出询问重点,将询问问题分解到人,消化理解询问内容,确保问得自然、直击要害、有的放失;六是形成一个可行可办的督办方案,对询问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选取急需办理且有条件办理的事项进行重点督办。“六个一”的规范做法涵盖问前、问中、问后,是推动专题询问有序开展的机制性保障。
坚持问题导向、民生优先,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人大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一开始就把专题询问定位于“代人民而问”,着力推动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在议题选择上,坚持充分调研、充分征求意见,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热点难点问题作为询问选题。三年来,先后确定了安全饮水、食品安全、巴城管理、“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优化政务环境”、农村义务教育、社会治安管理等6个议题,每个议题都涉及千家万户,每个议题都深受群众关注,矛盾和问题十分集中。在询问准备上,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以人民群众的视角,开展调查研究、摄制专题片、拟写询问提纲,表达人民群众的现实期待和迫切愿望。在暗访安全饮水情况时,南江县八庙乡街道居民杨伦章道出了群众对安全饮水的期盼,他说:“习主席提出‘中国梦’,八庙人的‘中国梦’就是‘吃水梦’!”这一画面通过专题片在专题询问会上再现,让所有在场的人为之震撼。询问会后,有关方面用短短3个月时间,投资120多万元的饮水工程顺利建成,3000多居民告别饮水难。在促进群众参与上,对征集询问议题、征求询问意见、开展调查研究、专题询问现场、重点事项整改、满意度测评等各个环节实行全程公开。特别是每次专题询问会邀请人大代表、公民代表列席旁听,邀请省市媒体现场报道,对询问现场全程录相、在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在报纸、电视台公开满意度测评结果,保障了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通过群众参与给政府相关部门传递了责任、传递了压力。在巴城管理专题询问公开征求意见中,有200余人提出意见300余条,一些在外工作的巴中人也积极提出建议意见,我们将这些意见向有关部门原汁原味进行反馈,让部门听到群众的呼声,感受到工作的责任。
坚持一问到底、效果为先,务实推动整改落实。按照法律规定,人大可以运用的监督方式很多,可以纳入人大监督的议题也很广泛,但人大监督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切实把握人大监督实践上的“度”,以求实务实的态度开展专题询问,每年只选取两个议题进行重点突破,确保专题询问质量和效果。一是力求最佳的现场效果。注重加强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明确人大和政府工作的目标一致性,消除抵触心理。组织询问人提前开展调研,找准问题症结,现场询问直奔主题、直击要害;要求应询人直面问题,不回避、不推诿,重在提出整改措施,重在答出承诺和责任。在实践中,逐步推动和实现了从问前的帮委员出题到委员自己出题的转变、从应询的“开卷考试”到“闭卷考试”的转变、从“一问一答”简单模式到“随机提问、随机追问”复合模式的转变,进一步增强了现场效果。二是力求最佳的工作效果。“问”是手段,解决问题才是最终目的。每次专题询问涉及的具体问题往往多达几十个,不可能一蹴而就、解决所有问题。我们坚持求实不求全,在众多问题中梳理出人民群众特别关注、应办可办急需办理的事项,交由政府及其部门重点整改。例如,在食品安全方面,我们重点围绕机制、监管、整治等方面提出整改要求,市人民政府迅速落实,对市、县两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进行改革,各县区分片设置稽查中队,在197个乡镇(街道)设立监管所,在2565个村(社区)聘请协管员,构建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监管体系,还开展了地沟油、餐饮具、学校食堂和农村食品“四打击四规范”等专项整治行动,查处了一批大要案件。其中查处的“4.29假冒保健食品案”涉及19个省市、涉案金额1.2亿元,获评全省“十大优秀案例”,全省唯一被评为“2014年度全国食品药品稽查执法优秀案例”。三是力求最佳的社会效果。人民满意是评判人大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开展专题询问,我们提出“重在落实、重在整改、重在让人民群众满意”,要求人大和政府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方式,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特别是在锲而不舍跟进督办的基础上,由人大常委会会议对整改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在已经进行的两次测评中,两个部门被亮“红灯”,进一步促进了整改。巴城三号桥西侧平台的夜市摊点长期占道经营、噪音扰民,周围居民苦不堪言。通过专题询问,城市管理部门克服重重困难,取消了这里的夜市摊点。“十年顽疾一朝消,还得群众开心颜。”家住附近的市民何大富、张玉珍、 周俊代表周边150多户居民送上了联名感谢信。三年来,五次专题询问直接推动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具体问题42个,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作者系巴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