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院,你好!——写在建校60周年之际
建院,你好!
——写在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校60周年之际
60年风雨路长。建院,是无数人人生的一部分,血肉相连,不可分割。
校友说:水流千里终有源,树高百丈连着根。老师说:传道授业解惑,这是一份沉甸甸且自豪的责任。学子说:我们是新一代“鲁班传人”,追寻着先辈的理想。
倏忽60,秋意正浓。今天,学院置办了这简朴而隆重的生日庆典,既为天下桃李再聚一堂,分享建院人的欢乐与自豪;又为全面总结办学历史,梳理办学理念,凝练办学文化;更为藉机提振办学精神,凝聚办学力量。
1956年,从成都昭觉寺那一排红墙斑驳的庙舍中,“成都城市建设工程学校”悄然面世,无数人的命运就在经意或不经意之间,与这所学校的命运紧紧相连。
这 60 年风雨兼程,我们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6—1962年,为艰苦创业期。学校经历了“办、停、迁、复”的磨难。1960年,成都建筑工程学院并入,1961年,江油建筑材料工业学校、成都工业设备安装学校并入,四校合一,学校已具有一定实力。1962年,国家处于困难时期,学校奉命撤销,资产移交、人员遣散。
第二阶段,1963—1978年,为恢复重建时期。1964年德阳复办。期间学校几易更名,但坚持职业教育的初心一直未变。
第三阶段,1978—2001年,为稳步发展期。1980年更名为四川省建筑工程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全国重点中专、省部级重点中专和国家级重点中专。1999年,开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
第四阶段,2001年至今,为发展壮大期。2001年,与四川省城市建设学校、四川省建筑职工大学三校合一,组建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高职专科;2003年6月,中国二重职大并入,四脉合流,终成今日之格局。
60 年来,学校始终与祖国同命运,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同进程。
这60年,我们的办学实力大幅提升。从寥寥几间房,历历百数人,到现在,拥有德阳和成都两个校区,占地2129亩,设16个教学系(院)和两个教学部,图书200多万册,教学仪器设备价值超过1.4亿元。各类学生2万余人,教职工1238人,其中高级职称216人,双师型教师507人,博士硕士69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后备人选4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3人。学院是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博士后在站研究人员10名,已出站3名。
这60年,我们的教书育人质量大幅提升。毕业生获得了“三高”——“高质量、高就业、高成才”的美誉,得到了社会、行业企业和学生家长的认可,保持了“进口畅、出口旺”的格局。特别是在建筑行业升级转型、全国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今年,学院毕业生仍然保持了高就业、就好业的良好态势,就业率接近97%,其中,央企等大型骨干企业占40%。经过数代人的耕耘,我们为国家培养了近10万名建设人才,涌现出了以黄克斯、李纯刚、陈贵林等为代表的建筑行业高级管理人才,以陈勇、万晓林、罗清碧等为代表的“鲁班奖”、“詹天佑奖”获得者,一大批技术管理骨干活跃在生产一线,成为推动四川乃至全国城乡建设的重要力量,学院因此而被誉为四川建筑业的“黄埔军校”。经过数十年淬炼,我们的专业特色越发突出,形成了以土建大类为主,兼顾交通运输、材料、测绘、机械、电气、电子信息、经济、工程管理等专业大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现有国家示范专业群5个,省级重点专业群4个,主持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展示了在同类学校中的引领作用。
这60年,我们的应用技术研究成果丰硕。目前拥有四川省高等学校校企联合应用技术创新基地3个,四川省高等学校工程技术创新团队3个。主持或参与编制国家标准12项、全国行业标准2项,四川省地方标准14项,省级工法3项。主持编制的14项四川省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开创了高职院校领衔主编地方行业全套技术标准的先河,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填补了四川建筑业的行业空白。我们获得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科技进步奖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建立了全亚洲最大的土建仿真实训基地,组建了29个技术中心、技术研究所,其中结构技术中心是西南地区唯一能实现“大吨位三维动态加载实验”的结构实验系统,受托承接了“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大项目的试验。
这60年,我们开放办学成效显著。形成了政、行、企、校共同参与的办学格局。我们和成都铁路局、中铁、中建等特大型企业合作,通过“全程订单”“短程订单”“分流培养”等方式联合培养人才;建立了中职—高职专科—本科人才培养“立交桥”,为构建现代土建类职教体系做出了积极贡献。2013年,我院成为四川省首批举办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教育试点院校。与英国、澳大利亚、丹麦等国合作,已培养毕业生2600多人。创新创业取得突破,组建了大学科技园,已有22家企业入驻。今年,我院师生获得专利授权260项、各类创新创业全国比赛奖项60余个。
这60年,我们有力地承担了社会责任。学院年均完成农民工培训、建设局长班培训、各类建筑工种培训7000余人次;深度参与“精准扶贫”,对口帮扶平昌县、中江县、德荣县;在“5.12”汶川地震中,免费完成了灾区学校建筑安全应急性评估500多万平方米,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教育是智慧的温床,是培养健全理念和审美意识的源泉。大学乃广大无涯的精神高地,要有大师、学子,和大智大爱的土壤。
处于大变革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难以或缺。我们应该高扬责任意识和超越情怀,一方面,延续前人的优良传统,自始至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矢志不渝地探索职业教育规律;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各种讯息高速交换、纷繁复杂,但高校作为智慧和创造力的集聚地,其所产生的辐射力,依然有力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学院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紧跟行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以学院十三五规划“稳规模、调结构、提质量、同发展”的发展思路,积极发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能。以“一流”为目标,建设一流的师资,构建一流的管理,打造一流的专业,培养一流的学生,建设一流的高职院校,为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而努力奋斗!
60年的办学历程,学院秉持“培育鲁班传人、服务城乡建设”的办学理念,铸就了“建德明志,筑能笃行”的校训;形成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开拓创新”的光荣传统;塑造了严谨务实的教风、勤奋上进的学风。这些理念和精神,是建院人克服困难、保持发展定力、不断发展进步的不竭源泉和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