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长江经济带 四川大有可为

29.01.2015  11:35

    “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战略部署已正式付诸实施。四川作为长江源头和上游的经济大省应如何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四川有哪些发展和作为?

    “建设长江经济带,四川大有可为。”在此次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多位四川省政协委员热议长江经济带之于四川的重要战略意义,建言四川如何抓住该机遇更好发展。

    加快建设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

    “四川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拥有泸州、宜宾等长江黄金水道上游地区的水运良港,可集运川滇黔部分地区大量货物直达上海港中转出海。”谈到四川在“一带一路”中的重要地位,杨静纯委员表示,四川也是连接东南亚与欧亚大陆铁路运输和沟通中国西南与西北交通的主要通道。

    面对如此优势,如何将此地位更好发挥?

    刘文英委员提出应加快建设我省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在建设我省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的过程中存在缺乏宏观政策支持、宜泸两港发展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集疏运体系不畅通、沿江产业布局需要改善、物流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

    刘文英委员建议省级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并出台四川“建设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的发展指导意见和政策措施,明确建设目标、建设重点、建设时序以及保障措施和优惠政策。

    “我省宜宾、泸州两港是长江上游两个最重要的港口,拥有长江上游稀缺岸线资源和港口资源,是全省进出口贸易和国际物流东向出口的重要公、铁、水联运服务通道。”刘文英委员提出,宜泸两港打造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将有助于川南、攀西、滇东北、黔西北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连为一体,扩大开放力度。

    建议重装产业转移到长江经济带

    由于历史原因,我省沿江产业结构布局不甚合理,化工、钢铁、重型装备、汽车等产业在四川盆地特别是成都平原地区分布较多,不但运输成本高,环境成本也很大。

    刘文英委员建议,抓住国家规划建设长江流域经济带和拓展长江上游航运通道之机,抓紧科学规划,调整产业布局,把四川盆地的化工、钢铁、新建重装、汽车等“笨、重、大”产业迁移到宜宾、泸州等长江干流沿岸,发展临港经济,形成产业集聚,以利用长江航运降低物流成本,使成都平原地区腾出更多资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同时,物流园区是我省打造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的必要承载平台,也是发展港航物流产业的关键支撑,刘文英委员建议省级相关部门加大对宜宾、泸州两港沿江物流园区用地指标、项目资金等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快建设我省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

    对此,景世刚委员建议我省应抓紧时间争取将对四川发展作用重要和急迫的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大规划。建议宜宾—泸州—重庆沿江高铁或有轨电车等项目应当纳入“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

    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交流合作

    “四川应通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高开放水平。”杨静纯委员提出,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新常态下四川经济保持中高速持续发展,应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杨静纯委员建议我省参与国家推动的向西、向南等多方位开放合作,通过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扩大与中亚、东盟、南亚、欧洲、非洲国家的贸易和投资,转移输出传统产业和产能,扩大先进制造产品、名特优产品和优势技术出口,增加资源类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带动对外贸易的规模扩大与质量效益提升。

    同时,杨静纯委员还提到,应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交流合作,进一步提高四川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充分利用国家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各种支持政策与措施,进一步增强四川对外开放与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和措施。

    “四川在能源、交通、信息、城建、建材、化工、食品、餐饮等领域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与重庆、陕西、新疆等地以及沿海省份开展联合协调行动。” 杨静纯委员表示。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李洋 闫新宇 实习生 刘琳 杨萍 魏冰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