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建立扶持中小企业长效机制更重要

20.01.2014  11:53
核心提示:近日,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   近日,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把轻工、纺织、机械、电子、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养老服务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行业中百万元固定资产就业人数13人以上(含13人)、人均年营业收入45万元以下(含45万元)的中小企业作为当前引导扶持的重点,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促进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

  针对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诸多问题,《意见》共提出了引导民间投资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切实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加大财政政策扶持力度等八项具体的扶持措施。在记者看来,要真正解决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还应完善中小企业扶持和监督政策,建立一套长期的、制度化的政策体系。

  人力成本上升是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这其中主要包括工资水平的上升和社保缴纳水平的提高。政府部门在推进扶持中小企业方面,更应加大对中小企业员工技能培训的投入,以增加企业生产效率,减少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的支出。《意见》也提出,要切实落实职业培训补贴等相关政策,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新招用高校毕业生并组织开展岗前培训的,可适当提高培训费补贴标准。

  在缓解企业面临的社保压力方面,由于目前企业强制缴纳社保比例占总体基数的20%,对于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而言,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意见》提出,对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签定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小型微型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一年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执行期截止到2014年底。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缓解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社保压力会产生一定的效果,不过,该政策给予企业的社保补贴范围显然太小,政策期限也只有一年。

  在记者看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更应形成针对中小企业透明的、长期的补贴政策。政府部门可以根据中小企业的不同规模给出明确的补贴额度,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且企业实力增强以后,从政府部门获得的补贴就会逐渐减少。这将有效减轻那些刚刚成立同时又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中小企业的社保压力。

  另外,《意见》要求切实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推动落实已出台的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政策和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以及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进一步加强收费管理,坚决取消各种违法违规收费项目,严格落实已出台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和减免政策,把涉及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乱收费行为作为治理“三乱”监督检查的重点。近年来,来自国家相关部门的为中小企业减税的政策接连出台,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地方政府由于种种原因而减税动力不足的问题。因此,针对中小企业的减税要落到实处,就需要从税收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否则减税只能是“看上去很美”。

  健全完善的监督体系,还应该针对中小企业建立起健全的维权通道。目前我国很多监管部门的执法存在缺乏灵活性、对中小企业过于苛刻等问题,没有考虑到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且中小企业主在面临处罚后缺乏有效的申诉途径,有的选择被迫接受,有的甚至会采取极端的手段来引起社会关注以达到维权的目的,这显然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此外,尽管当前我国正在逐步放宽对中小企业的审批门槛,但对于企业初创者来说,成立一个公司所耗费的各项成本仍较高。对于初期创业者来说,他们往往没有大量的资本,也缺乏完善的经营场所,我们应从政策上为这样的企业提供更加宽松的创立条件。

  此次《意见》充分表明有关部门已经明确认识到中小企业应在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支持下发展和成长,并开始付诸行动。但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多部门联合是否会导致监管部门和责任主体的缺乏?是否会造成“九龙治水”的后果?因此,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还应明确实际的监管部门。“产权的清晰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前提”,尽管科斯的理论是针对市场主体做出的,但对于政府部门的监管工作同样适用。监管部门太多既不利于管理,也难以明确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