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建好桥修好路群众生产生活更方便
桥通了游客在桥上、水库边垂钓
(彭刚 周鹏 记者 张清锐) 眉山市东坡区两河口村8组地处长丘山脉两河口水库和“文革水库”库区,由于水库把该组与外界一水隔绝,多年来村民生产生活极不方便,造成经济条件相对极差,出行艰难。从2012年开始,东坡区扶贫移民局就着手为该组修建一座弯月形能通小货车的桥梁,首先解决了该组11户42人的过水难问题,紧接着,今年又为该组硬化了310米的公路。而今,过水难和行路难的问题彻底解决了,带来的是群众生产生活更方便,对山区林、竹、畜牧业等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修水库过水出行不方便
上世纪70年代以前,这儿是一小沟,那个年代用脚走路出行还算方便,自从70年代开始修建起两河口水库和‘文革水库’后就不方便了。虽说有一座拱拱桥,涨水时就把拱拱桥淹了,不能过桥。“涨水的时候把桥和埂子都淹了有齐腰深的水,每遇涨水天,学生娃来回上学过不了水。为了不让这些6、7岁的孩子因水耽误课程我就把他们一个一个小心翼翼从对面背过来放学后又背过去......”。说起过水的艰难,当年教村小现年62岁的张庆国还记忆犹新。
路难行竹木只能卖低价
以前到山外平坝上的多悦场赶场要翻山越岭走田坎小路绕出山20多里路,走2个多小时。几年前,看着村外坝区不仅交通方便产业发展,而且群众得到增收,8组村民就自己修建了310米长的土公路,经常是一遇下雨就是稀泥巴路,别说过车辆,就是推个自行车都没法子,摩托车稍不注意就会溜倒掉下去。由于路的原因,经济条件差,林、竹、畜牧等卖不上好价钱,群众无力把土路进行硬化,巴望着有一天也能像山外一样通上水泥路。
桥通路通生产生活方便
2012年9月,该组村民终于盼来了模样大变。东坡区扶贫移民局投入资金15万元,在原有拱拱桥基础上升高、打桩、加宽桥面,采取先铺桥板再铺钢筋现浇,仅仅3个月,一座能通小车、小货车的漂亮弯月形钢筋水泥桥就展现在村民眼前,他们不再为过水发愁了;紧接着,今年12月东坡区扶贫移民局又投资10万元对310米村道进行了硬化。如今,桥通路通。这11户村民骑上自家的摩托20来分就能到镇上赶场、办事,林竹等能卖上好价钱了。村民在感激党和政府的同时谈论的是怎样发展产业致富增收的话题。
后记:12月17日,记者站在该组的高处,用尽目光见到的是一幅奇特的风景画,弯月形桥下的湖面在太阳照射下披着金光。很多远道慕名而来的垂钓客在湖边、桥上钓着当地才有的土种野生小鱼,农家在水库边上面上百米炊烟缭绕,周围山清水秀,竹木成林,相信他们会把资源用活,彻底实现全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