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古稀老人千里寻祖民警助其梦圆
日前,华蓥市公安局双河派出所成功地帮助古稀老人罗坤德(四川省自贡人),寻找到分别六十多年的亲人,完美地谱写出一首警民和谐的赞歌。
贫苦忍泪辞故土生死茫茫盼归根
2015年11月19日上午,值班民警张永生刚调解完一起纠纷案,正埋头整理卷宗。这时,一名白发苍苍、双眼发红的老人在两名中年妇女的陪同下,蹒跚地来到值班室。
在值班民警的详细询问下,其中一名罗姓妇女叹息一声,缓缓地说到:“我叫罗一瑶,四川自贡人,这位老人是我父亲,六十多年前父亲被人抱养,现在老父亲想找家乡的亲人,想要寻祖归根。”说到这里,罗女士低眉看了一眼始终攥紧拳头一言不发的老父亲,徐徐说道:“以前因为爷爷奶奶在世不能伤他们的心,因而始终没有行动。等到长辈不在了,父亲自己又老得走不动了。但他是个执拗而倔强的人,只会整天念叨记忆中的“娟妹”和“小柳树”而伤心落泪,我拗不过他只好和我朋友伍小燕一同陪他千里寻祖。但是我们了解的信息太少又屡屡碰壁,因而只好向你们寻求帮助”。
听完罗女士的叙述,值班民警把目光调转向这位已经平静下来的令人敬佩的老人,希望他能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
老人双手自然交握,平静地望着窗外的缥缈之处,絮语到:“一九五零年的样子,那时候太穷了!我五六岁吧,是家里的老三,下面还有个妹妹。记得那年家里又新添了弟弟,穷得连菜糊糊都喝不上了。父母就把我送养出去。”说到这里,老人收回看向远处的目光,用袖子狠狠地抹了抹早已湿润的眼角。值班民警不忍催促,只能轻声安慰。情绪平复的罗老,哽咽地继续向民警说到:“那时候是真穷啊,你们没经历过。我记得罗是我的本姓,妹妹名字里有个娟字,好像是永兴人,具体是哪儿记不清了”。说完重重地唉叹一声,颤抖地说出了压在心底六十多年的心愿:“我都是半截子入土的人了,我现在只是想回家看看”。抹着泪说完这番沉重的话,罗老用一双希冀的眼神看着值班民警。
民警助人有方法一标三实终圆梦
沉浸在老人回忆中的民警,片刻后拿出笔记下了几个关键性词语,“罗姓”“永兴”“罗某娟”。“对了,村口还有一棵小柳树”罗老补充道。
张永生一方面安排专业人员继续向老人询问、挖掘有效信息;一方面,立即召集所有值班人员研讨帮助老人寻祖方案:
“大海捞针,显然是不可取的。”“永兴是条线索,我们可以向永兴派出所寻求帮助”值班民警谯永平如是分析到。
“罗姓是关键,我们可以在警综平台查询永兴镇的罗姓信息,但是工作量有点大”值班民警邓政如是补充说到。
“柳树是条线索,但是价值不大”黄中叹息到。
“好,小李你给永兴派出所打电话寻求帮助,顺便将罗老近期照片发送给永兴派出所。小邓、小宋你们在警综平台查询永兴罗姓者信息,特别是叫罗某娟的人”。值班长张永生根据讨论结果立即下达了指令。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查询、筛选、核对,值班人员并没有取得明显成绩。看着老人渐渐灰暗的眼神,值班民警并没有气馁。研讨组核心成员继续分析到:“看来还得缩小搜查面,警综平台人员信息太单薄,是大弊端”。这时邓政抚脑长叹一声,说到:“大意失荆州啊,白白浪费这许多时间,我们怎么不用‘三实一标’信息库呢?”
在“三实一标”人员信息资料库中近一个小时的查询,很快罗某某进入民警的视线。“喂,您好,这里是双河派出所,我们有信息需要核查,请您配合。请问你是罗……吗?你父亲罗中祥方便接听电话吗?”经过短暂的等待,通话人员与罗中祥取得联系。“什、什么?我哥回、回来了?在、在派出所?”听筒中传来惊喜的声音。“先别激动,我们先核对信息。你怎么知道,你有个在外面的哥哥?”通话民警疑惑地询问。“唉——从小父母都告诉我,我是吃哥哥的口粮长大的。我们知道哥哥在成都那边,之前也寻找过,可是没找到啊……”
确定信息后,值班民警欣然驱车载着罗老等人踏上了千里寻祖的最后征程。看着初冬公路两排渐渐枯黄、凋落的树叶,罗老不无感触地说到:“落叶归根,我终于归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