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昭化区:专合社“触网”促创业

04.05.2015  23:28

以提升优势产业为抓手 “门槛”高了观念变了

昭化区:专合社“触网”促创业

四川在线消息(唐彪 邹贤良)“五一”假期,广元昭化区紫云乡紫云猕猴桃专合社理事长冯开银有点儿忙,“既要指导社员对猕猴桃进行梳果,以确保今年丰收;又要加快紫云猕猴桃专合社网站的筹建……都是大家关注的事,一件也马虎不得。

因为是紫云村村支部和专合社的“双当家”,冯开银最头疼的是猕猴桃种植户犹豫不决的态度和打不开局面的销售渠道。“一开始,尽管合作社入社‘门槛’低,但群众入社的积极性也不高,即使入社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紫云村有紫云湖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小气候优势,非常适合种植猕猴桃,为何不先干出一番成绩给大家看看?”以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彰显创业示范效应,成为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的求变思路。

2008年10月,紫云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开启了全力打造“紫云牌”系列猕猴桃的“抱团创业之路”,把猕猴桃产业作为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特色助农增收项目进行发展。

今年春节期间,经过合作社社员集体商定,首次提高入社“门槛”:除了以土地入股外,每年需要向合作社交200元作为现金入股。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反而让没有入社的群众坐不住了。20多户猕猴桃种植户都争相入社,胡守林硬是拿出了10000元入股合作社,“自己创业困难重重,加入合作社抱团创业稳当。

目前,紫云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员由最初的50人扩大到300多人,净资产达157余万元;社内猕猴桃种植面积由建社之初的500亩迅速扩大到3000多亩,今年预计猕猴桃鲜果产量将达1000余吨。

2012年9月,冯开银接到了一个来电显示为福建省厦门市的电话。电话那头的人叫杨芳,说是要通过网络在厦门销售紫云猕猴桃。“只要保证猕猴桃的品质,销路不愁,价格也不是问题。

敢闯敢干的冯开银意识到: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紫云猕猴桃的销售渠道将会进一步在互联网上拓宽。2014年8月,杨芳成为紫云猕猴桃在福建地区的总代理商。一年下来,杨芳在福建销售了价值36万元的紫云猕猴桃,差不多占到了专合社猕猴桃销售总收入的十分之一。

网络销售有搞头,我们何不建立自己的猕猴桃销售网站?”冯开银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积极支持。2014年7月,学计算机专业的王小东应邀回到老家紫云。拿她的话来说,“让紫云猕猴桃走上‘互联网+’销售之路,圆的也是我自己的创业之梦。”

同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天雄关蔬菜专业合作社与紫云猕猴桃专业合作有着很多的不同和相同。

不同的是:天雄关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是“昭化”系列蔬菜。相同的是:天雄关蔬菜专业合作社今年也将目光瞄准了“互联网+”销售之路,首次提高入社“门槛”后,反而提高了群众入社创业的主动性,10多户群众争相入社……

合作社搞的是当地的优势产业,社员们抱团创业,一起用品牌赢得了市场。”天雄关蔬菜专业合作社监事长吴小平说,该合作社已经带动周边5个乡镇15个村7500余农户从事蔬菜生产,人均增收1600元。

据不完全统计,在昭化区像紫云猕猴桃专业合作、天雄关蔬菜专业合作社这样让群众抱团创业,通过发展壮大优势产业,主动向“互联网+”进军的合作社已达30家,带动群众20000多户发展各种种养产业,每年直接或间接助农人均增收10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