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加快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着力解决贫困户住有所居住得安全
(记者 李杨)记者从四川省委农工委获悉,在2013年,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把新建新村、改造旧村落、保护传统院落民居相结合,以行政村为单位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确保到2020年全面完成新村建设的历史性任务。
据四川新闻网记者了解,2013年以来,我省累计完成各类新村建设8317个,其中新建新村聚居点3822个,旧村落改造提升4495个;新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5971个。截止6月底,全省60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县累计建成新村聚居点2033个、新农村综合体218个、“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2307个;累计连片发展种植业603万亩,规模养殖户23.7万户;累计硬化农村道路18297公里,农田水利渠系建设17589公里。
作为保投资、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的重大举措,上半年,全省“百万安居工程行动”农村住房开工建设36.7万户、完工20.3万户,分别占全年目标任务的67.2%、37.14%;作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重点,上半年,全省已建成巴山新居聚居点69个,涉及农户5099户;彝家新寨启动建设275个村、开工21042户;藏区新居建设投入各类资金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6.4%,其中财政专项补助资金4亿元,今年2万户新居建设任务已分解到“三州”,目前已开工建设2054户。
四川新闻网记者还了解到,从2013年至今,我省在新农村建设上,把产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带动了农民持续稳定增收。1-6月,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5411元。另外,以无房户、危房户、住房困难户为新村建设的优先对象,借鉴廉租房、保障房建设经验,着力解决贫困户住有所居、住得安全的问题。
在旧村落改造提升方面,我省以新农村综合体和聚居点建设、旧村落改造提升、传统村庄院落民居保护修复为基本形式,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和大分散、小集中的原则,突出完善基础设施、民居功能和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整村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使农民群众受益面快速扩大。
另外,农村文化传承也融入了新村建设全过程,四川将加强对农村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挖掘传承,加强对传统村落、老宅旧院、古树名木的甄别鉴定和保护修缮,加强对农村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把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成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乐园。
据悉,下一步,四川省委农工委在研究制定2014-2020年全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行动方案的同时,将加快推进幸福美丽新村试点示范村建设,启动实施传统民居保护工程并加大力度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除此之外,省委农工委还将统筹推进巴山新居、彝家新寨、藏区新居“三大板块”新村建设和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对于农村贫困户住房建设方面,将把解决好农村贫困户、无房户、住房困难户住有所居、住得安全的问题作为新村建设的底线,确保全面覆盖,不落下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