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行医路心系百姓 “最美乡村医生”顺乎民心
四川在线巴中频道消息(记者 朱荣杰 ) 恩阳区群乐乡位于巴中与仪陇交界处,三面都与仪陇县辖区内的乡镇环绕,是恩阳区最偏僻、最边远的一个乡。现任恩阳区群乐卫生院院长的赵林,早在1981年就立志学医,33年过去了,他成为了当地百姓心中的“最美乡村医生”。
赵林回忆说,他永远记得,那是1981年的初春,家境不好的他开始拜师学艺,苦读医书,刻苦学习,每天与师父同住同行,身背红药箱,风里来雨里去,走遍群乐千家万户,为当地生病的乡亲解除了病痛,在师父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的影响下,渐渐成长为一名当地有名的“赤脚医生”。
“85年的时候,我刚出师不久,在村卫生站坐诊,因为年轻的原因,没有几个村民愿意到我这里看病。当时的我也没多想,向卫生院的老医师们请教,学习临床经验,后来赢得了村民的信任,慢慢找我看病的人也就多了。几十年过去了,我还是记得当年学习医术的过程。”赵林认为,作为一名医生要想赢得患者的信任,要靠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过硬的临床技能、热情的服务态度,再加上随叫随到、用药合理、价格便宜 ,这样周边的老百姓就会慕名而来。
赵林在村卫生站工作15个年头后,因表现突出,被推荐为群乐乡卫生院院长。刚上任的他看着乡卫生院门诊部、住院部因资金缺乏,工程搁置4年都没有实施启动。于是,他想方设法多方筹集资金,向政府要、银行贷、民间借,甚至开口向亲人朋友借,不到3个月时间搁置的工程实施完成,赢得了同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
当年还在村卫生站工作时,村上有一个老人叫赵宗敏,儿子媳妇常年在外打工,成了名符其实的“空巢老人”。赵宗敏身患老慢支、肺气肿多年,身体状况不太好,赵林常常背着药箱、拿着手电,徒步山路好几公里出诊数百次。“我儿虽然没有在家,赵林医生却胜过我的亲儿,不管我身上有没有钱,他都精心为我治疗,悉心照料我服药。”宗敏老人常对人说。
赵林为村民义诊
2005年夏天,已任群乐卫生院院长的赵林在一次村民义诊过程中,发现群乐五村三社一孤寡老人杨国政一只脚脚底脚跟腐烂,脓血不止,还发出阵阵恶臭。看到这种情况后,赵林私人掏钱陪老人去巴中市中心医院检查,确诊为骨髓癌。他不忍心把真相告诉老人,只是说这病要长期治疗,接下来的日子赵林多数都是免费为其治疗、上药,还给老人买饭吃。有一次老人感激的对赵林说:“赵院长,我知道我的病有可能治不好,但是看着你这么好心眼的为我做了这么多,我心里满足了,你是个好人哪!好人会有好报的!”
2009年夏天,因肛门出血、腹部下坠严重,当了几十年医生的赵林认为他的老毛病痔疮发作,没有什么大碍,于是自己配药控制状况,一直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直到当年冬天,他疼得受不了,才请假去巴中市人民医院检查,医生说“直肠发炎”,但用英文在病历上写了“直肠癌”,建议他通知家属,到华西医院做个复查。
在华西医院检后,医生告诉了赵林家属实情:“直肠癌,不过幸好是初期,马上安排手术。”在巴中市人民医院,医生用英文写病历结果时,赵林就预感不详,现在他得知自己是癌症时,心里突然有一种担心,要是自己在手术台下不来怎么办?卫生院那摊子工作怎么办?在手术前,他通知群乐卫生院领导成员班子开会,安排部署好卫生院工作后才安心上了手术台。结果手术很成功,赵林挺了过来。
“现在想起都很有感触,一个感触是生命真的脆弱,行医几十年,突然知道自己患有癌症,感到现在的基层医疗技术手段还是不先进,希望未来国家更加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第二个感触就是,要是自己真死了,群乐乡几万老百姓生病咋办呐?所以手术前,我召开了卫生院成员班子会议后才安心的踏上手术台。”赵林告诉记者。
手术后,因肚子里十几厘米的直肠被切除,肛门打开,大便失禁,每天都要清理好几次。出院后,他在家仅仅只是休养了一个礼拜又再次投身到工作中。工作期间因大便失禁,常常控制不住的溢出来。渐渐的,他带病工作的事在巴中医疗卫生界和群乐老百姓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赵林这一坚持又是五年,五年中,他加强医院硬件、软件等设施建设工作,终于在2013年,群乐卫生院被巴中市评定为市级乙等达标卫生院,这一切离不开赵林的付出。赵林表示,他还将继续为乡村医疗事业奋斗,为更多的患病百姓治疗。
赵林的同事们都这样评论,“赵林同志行医33年,历尽坎坷!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身给了乡村医疗卫生事业,为当地百姓提供健康保证,‘最美乡村医生’,这个称号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