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清明迟到了60年 她终于完成为父亲扫墓的心愿

05.04.2015  18:16


钟秀玲和二哥邓朝洪拥抱。


邓家三兄妹在邓朝洪的药铺共叙亲情。  

钟秀玲跟两位兄长约定,以后逢年过节,要常回来看看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南宋)高翥

清明祭扫

亲情之约

春天,不只有草长莺飞,绿肥红瘦的美景,也是我们缅怀祖先,追思亲人的时候。唯其如此,春天才别具人生的沧桑诗意,在俯首缅怀先辈之后,才获得昂首奋进的力量。

磕头,上香,烧纸钱……4日,在内江市东兴区高梁镇邓家祖坟,失散60多年的邓伯川、邓朝洪和钟秀玲(曾用名邓小梅)三兄妹相拥而泣。在父亲坟前,钟秀玲终于完成了她这一辈子的心愿。

失散60多年的川军抗日英雄子女内江祖坟祭奠父亲》后续

爸!女儿不孝,现在才回来看你!”64岁的钟秀玲扑通一声跪在了坟前,她终于赶在清明节前为失散60多年的父亲烧上几刀纸钱,点上三炷香,磕头祭拜,情绪再也没能控制住,亲人们相拥而泣。

昨日,在内江市东兴区高粱镇,川军老兵邓遂良的儿子邓伯川、邓朝洪,女儿钟秀玲(原名邓小梅),自出生以来,三人首次团圆。看着父亲在上排街23号的旧居,三位老人感慨万千,父亲戎马一生,最终却没能见到儿女团圆。

他们的父亲邓遂良是首批出川的川军抗日英雄。1937-1955年,18年时间,邓遂良随军辗转各地,其后又去新疆阿克苏,直到1977年才回到老家,导致亲人失散。(本报昨日曾做报道)

团圆

欣喜不已

一下子多了一个妹妹

昨日上午10点过,钟秀玲在大哥邓伯川的陪伴下,来到了父亲旧居——内江市东兴区高粱镇上排街23号。那里依然是瓦房、泥墙,却已残破不堪,镇上几乎没人知道,这里出过一位川军抗日英雄。

在不远处的上排街8号,邓遂良和郑氏的儿子邓朝洪住在那里,开了一间中药铺。

二哥,我回来了。”钟秀玲在女儿袁莉的搀扶下与邓朝洪相认,60年来的血浓于水的亲情,让大家一时竟哽咽无语,只有老泪纵横和声声亲切的呼唤,“哥哥!”“妹妹!

话家常、忆当年、谈打算……67岁的邓朝洪对“一下子多了一个妹妹”感到欣喜不已,因为父亲不曾对他提过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邓朝洪说:“父亲在1977年才回到原籍高粱镇,要不是我母亲还在,我不知道他是我父亲。

悲伤

“爸!原谅我

女儿不孝来晚了”

2003年,父亲去世时93岁,就葬在场镇边的山坡上。”在一阵寒暄问候后,兄妹三人决定要到父亲坟前祭拜。邓朝洪说,父亲没有立碑,和母亲葬在一起。

从上排街到邓遂良的坟前,经过10多分钟步行,三人终于到一处山坡上。本已眼眶红润的钟秀玲再也没能控制住情绪,跪倒在坟前大声哭泣:“爸,女儿不孝,来晚了”“爸!对不起,原谅我!”……

从五岁父亲离家,钟秀玲这一生都只能从一张张老照片中回忆父亲的样子。她没有想到,60多年前的匆匆一别,最终相见,却已是生死相隔。说到此,钟秀玲再度跪在坟前痛哭。

约定

血浓于水的亲情不会变

钟秀玲最关心的就是,父亲邓遂良回到老家后的生活如何?在邓朝洪的带领下,一大家人打开了上排街23号的木门。瓦房、泥墙、木门……邓朝洪说这里依然保留着父亲居住时使用过的物品,只不过,早已残破不堪。

看着眼前这一幕,钟秀玲再次哽咽。邓朝洪说,由于历史原因,父亲一生颠沛流离,生活潦倒,直到晚年,生活才逐渐好起来。

无论如何,钟秀玲多年的愿望如愿以偿,终于在父亲坟前磕头、烧香。她跟两位哥哥约定,以后逢年过节,要常回来看看,无论隔得有多远,血浓于水的亲情永远不会变!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罗尹华西都市报记者王浩野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