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入围单,看2013年四川旅游业

08.01.2014  16:49

  对于四川旅游来说,2013年仍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4·20”芦山强烈地震和汛期暴雨给四川旅游产业两次大考,危机前,四川旅游业再一次显现出超强的愈合力与复苏力,顶住压力高位求进,实现了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的双增长。这一年,四川省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省旅游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新格局蓝图绘就,号角吹响。这一年,四川迈向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步伐更加急促,全省各地旅游大项目建设遍地开花,万马奔腾。这一年,四川旅游业枕戈待旦,奋勇前行,无论风雪交困抑或艳阳当头,在旅游经济强省之路上,无一刻停息。这一年,我省旅游产业取得辉煌成绩,全省各区域旅游系统、行业各领域旅游单位中的优秀者们,无疑是带领整个行业走向更美好未来的领头羊。

  今天,2013·四川旅游产业TOP—10候选榜单发布及推选活动正式启动。这5大类145个候选单位,是由全省21个市州及旅游系统共同推选而出。候选名单不仅有老牌传统旅游目的地,也有新兴旅游目的地,分布全省,涵盖市州、区市县、景区、古镇、自驾游线路……进入候选榜单的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过去一年我省旅游业界不同区位、不同领域的卓越者们,每一个名字都象征着他们为四川旅游做出成绩的表率与先行。

  入围的候选者们,以一年的身体力行,展现了四川旅游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整体良好态势;他们的经验与业绩,将为推动我省旅游产业多点多极支撑发展,助推旅游经济强省建设,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提供榜样的力量!

  不单以经济指标衡量每个市州都有可能进十强

  2013年8月出台的《意见》,明确指出全省旅游要形成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新格局,并将21个市州划分为4个梯队。因此,本次在10大旅游目的地(市州)的候选榜单中,21个市州均自动入围,共同角力10大旅游目的地(市州)荣耀。不以单一经济指标论“英雄”,按梯队排序同一阵列中争长短。本次推选3大项10项细分指标中,除了将旅游总收入规模、游客接待规模纳入考量外,更将游客满意度以及市场创新度纳入考核指标。因此,无论是首位城市成都,还是排在第四梯队中的甘孜等地,均有相同的资格,以综合指标竞争并通过网友投票与专家评定,获得荣膺10大旅游目的地(市州)的机会。

  按照本次评选的综合指标,结合刚刚结束的省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这一次的评选,我们不再只将目光聚焦在首位发展的大成都旅游经济区,更将期待投向了川南旅游文化区、雅攀旅游经济带、秦巴旅游文化区等新兴区域。英雄不论出身,只要有成绩,只要在努力,也许先行者与追赶者的差距并不大。每一个突出的优势,都有可能成为黑马产生的理由。

  未来需要新面孔新兴目的地更受关注

  在候选榜单中我们发现,入围10大旅游目的地(景区)的候选者里,除了传统旅游目的地外,更有像七里坪旅游度假区、九龙山乡村旅游景区这样的新面孔。这些由各市州推举出的新景区,也许目前公众对它们还比较陌生。但我们相信他们正是我省旅游未来发展的新力量,我们更相信,在这些新兴目的地中一定蕴藏着属于未来的超级巨星。同时我们也看到,进入候选榜单的新景区里主打休闲牌的旅游度假区占了相当比例,

  这表明从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的趋势已切实成为各地旅游业工作发展的重心,未来四川旅游新的发展方向。而同样是新选手,稻城亚丁景区的名字出现得毫无意外并令人瞩目。2013年9月稻城亚丁机场的通航,让“最后的香格里拉”成为全球焦点,也让稻城亚丁成为四川旅游的下一个国际腕儿候选者。

  省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要发挥旅游文化资源优势,加强精品景区和线路建设。除了新兴景区外,熟悉的老面孔仍然是支撑起四川旅游产业重要的根基力量。而老景区在加强文化旅游相结合,并向精品化发展的道路上,表现将更令人期待。

  区市县旅游目的地夯实旅游发展基础

  本次推选中,10大旅游目的地(区市县)成为角逐最激烈的“战场”。在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全省183个区市县里,将旅游产业作为先导产业的区域不胜枚举。细看候选名单,我们发现了德阳什邡市、绵竹市,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等区市县的身影,这些昔日汶川特大地震中的重灾区市县,如今都已成为以旅游发展作为先导产业的旅游区市县。2013年,阿坝汶川特别旅游区、北川羌城旅游区成功创建了国家5A级景区;2011年德阳绵竹年画村景区、九龙山乡村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旅游成为当地百姓的饭碗与生计,更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名片与动力。从废墟到景区,短短数年中发生的变化,怎不叫人感慨万千。

  地处川东北地区的阆中市,在去年也成功成为我省“5A俱乐部”的一员。旅游业带动了整个城市的全域全面发展,产业布局、城市建设、惠民富民都围绕旅游来搞,全市从事和旅游产业相关工作的群众超10万人,成为旅游区市县中的“明星”。

  无论灾后重建中旅游所起到的先导作用,还是产业布局、惠民富民中旅游的主导作用,旅游产业在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引擎作用愈发明显,在壮大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更成为构建我省旅游产业多点多极支撑发展的牢固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