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将提升至85%

18.08.2017  19:26
核心提示:工信部8月14日发布了《制造业“双创”平台培育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提出,到2020年底,围绕制造业“双创”平台要素汇聚、能力开放、模式创新、区域合作等四个领域分别培育一批试点示范项目,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由目前的60%提高到85%。   我国是制造大国、互联网应用大国和人口大国,推动制造业“双创”,有利于发挥我国制造业门类齐全、独立完整、规模庞大的优势,是我国实现“换道超车”的重要战略机遇,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工信部8月14日发布了《制造业“双创”平台培育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提出,到2020年底,围绕制造业“双创”平台要素汇聚、能力开放、模式创新、区域合作等四个领域分别培育一批试点示范项目,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由目前的60%提高到85%。

在细化指标方面,《行动计划》从新生态、新模式、新动能、新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目标,具体包括:制造业“双创”新生态基本形成、制造业“双创”新模式广泛普及、制造业“双创”新动能快速成长、制造业“双创”新环境日趋完善。

我国是制造大国、互联网应用大国和人口大国,推动制造业“双创”,有利于发挥我国制造业门类齐全、独立完整、规模庞大的优势,有利于发挥我国互联网应用创新活跃、产业规模领先、人才资本聚集的优势,有利于发挥“双创”集众智、汇众力的聚合效应和倍增效应,是协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双创”的重要抓手,是我国实现“换道超车”的重要战略机遇,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制造业是“双创”的主战场,大型制造企业是“双创”的主力军,平台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制造业“双创”平台已成为“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双创”融合发展的焊接点。截至2017年6月底,我国制造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已达60.0%,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集群发展的制造业新生态正在形成。

“近年来,制造业平台化、生态化发展趋势明显,产业竞争已从产品、品牌、技术等领域的竞争演变为平台间的竞争。”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表示,要加快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双创”平台和面向中小企业的“双创”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双创”集众智、汇众力的聚合效应和倍增效应,发挥大企业的旗舰引领作用和中小企业创新活跃的特点,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新格局。

围绕要素汇聚、能力开放、模式创新、区域合作等四大关键环节,《行动计划》提出了“双创”平台+要素汇聚行动、“双创”平台+能力开放行动、“双创”平台+模式创新行动、“双创”平台+区域合作行动等4大行动。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要素汇聚是基础,能力开放是核心,模式创新是重点,区域合作是落脚点。

其中,“双创”平台+要素汇聚行动的主要任务是,支持建设面向企业内部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双创”要素汇聚平台,促进面向生产制造全过程、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交互和集成协作。事实上,无论是建设面向制造企业内部的“双创”平台,还是面向社会的“双创”平台,都需要有效聚合技术、设备、人才、资本、市场等创业创新要素,形成一个在线化、共享化、市场化的“双创”资源池。例如,海尔基于平台整合了3600家创业创新孵化资源、1333家风险投资机构,创造了超过160万个就业机会。

“区域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载体。”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产业聚集区落地,建设一批行业特色鲜明、品牌影响力强、带动作用显著的制造业“双创”示范区,形成制造业“双创”平台引领发展、地方政府积极参与、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的产业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