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厅倾情帮扶见实效——记丹巴县腊月山三村脱贫巨变

12.04.2017  11:04

 

嘹亮的藏歌,欢快的锅庄……距离丹巴县城37公里的高山深处,穿着民族服饰的藏族男女老少们围成了圆圈,在即将完工的活动场坝里跳起了热情的锅庄,虽然跳得“尘土飞扬”,但每一个村民的脸上都洋溢出了幸福的笑容。村民们说:“以前从没想过会有这么宽敞的一块坝子!锅庄也从未跳得这么舒畅!

丹巴县半扇门乡腊月山三村,坐落在重重叠叠的大山深处,山路陡峭险峻,自然灾害频发,受自然环境条件约束,交通不便,在丹巴县曾是出了名的“贫困村”。自2015年,国土资源厅对腊月山三村开展定点帮扶以来,腊月山三村发生了大变化。截止到2016年底,国土资源厅联系指导的丹巴县如期完成了22个贫困村退出,腊月山三村正是其中一个。近日,当记者走进腊月山三村时,村子里崭新气象扑面而来:水泥路通向家家户户,户户用上安全稳定的室内用电,即将完工的活动场坝欢声一片……处处呈现着生机和活力。

道路通:家门口看病村民不再“小病扛,大病拖

一路通,百业兴”,一直以来,行路难是制约腊月三村村民脱贫致富的“瓶颈”问题,同时也给村民们带来了看病难的问题。

半扇门乡中心卫生院院长杨星告诉记者,尤其遇到雨雪天气,路面湿滑,十分危险,村民出门看病非常不便。这就导致很多村民患病之后“小病扛,大病拖”的情况。“以前,到我们乡上卫生院来看病的村民病情大多比较严重,且大多都是被拖出来的。”杨星介绍说。

从国土资源厅派到腊月山三村挂职的村主任助理黄平介绍,腊月山三村与山下的通达路相对高差1000米,却只有16公里的土路相连,路的危险程度可见一斑。

而今,腊月山三村的村民们再也不用为上下山而忐忑不安了。1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应急治理工程已经完成,新修的水泥混凝土通户路已经通车。站在山崖边,向下望去,公路顺着山势而建,自下而上在满山绿色的衬托下,灵动盘旋,在省国土资源厅的帮扶下,腊月山三村还新建了一座集活动中心、文化室、卫生室、应急避险于一体的避险场所。

卫生室修好后,极大方便了慢性病患者的定期检查。村里的慢性病患者,我们都是建了档案的。我们也会定期对他们进行跟踪检查,目前来看,控制的都非常好。”杨星介绍说,目前三村的卫生室每天都会有两名医生在岗。前来看病的村民们介绍,以前是“小病拖成大病”,而现在几乎是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相当于有了自己的私人医生,非常方便。

据了解,两年内,腊月山三村已经完成了7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5公里的联户路建设和3公里的入户路建设,村内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山村彻底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腿泥”的历史。不仅如此,村道两侧也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彻底解决了村民夜间出行难的问题。

村貌变:户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山村旧貌换新颜

道路修到家门口,院坝硬化了,生活比起以前方便了好多!”见有记者前来走访,村民泽翁热情地邀请记者们进屋喝茶。谈及近两年生活居住条件的变化,泽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以前我们的屋顶是土做的,到了雨季家里面从客厅到卧室就四处漏雨。现在,你看,都变成水泥楼房了。”泽翁笑着说,以前自家院坝很小,客人来多了几乎没地方可休息,而今,硬化后的院坝宽敞了许多。从电冰箱到热水器,家里应有尽有,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据了解,截至目前,腊月山三村全村共易地移民搬迁4户,其中3户从自然条件恶劣的牛场地区搬到交通极其方便的河谷地带,彻底解决了贫困户的住房困难。

其他43户村民在新农村建设、藏区新居建设,危房改造等扶贫项目的资助下,进行了五改三建,每户都建好了洗澡间,装修了厨房,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院坝进行了硬化,以前的土木房屋变成了宽敞明亮的水泥楼房,并且房屋外墙也粉刷一新,同时为改善环境修建了公厕,垃圾池,全村旧貌换新颜。”丹巴县半扇门乡腊月山三村党支部书记毛文彬介绍说。

产业兴:山村集体经济有了零突破脱贫致富底气足

在新建的猪场前,一块腊月山三村藏香猪养殖合作社的牌子格外醒目。据了解,这是为了发展藏香猪,去年专门成立的。为了养好这些猪儿,村里专门聘请贫困户来养,一个月仅工资就有2400元,要是养得好还能拿到600元的奖金,光这一项就实现了脱贫。

半扇门乡书记任先博说,藏香猪肉品中氨基酸含量最高,微量元素最高,脂肪含量最低,很符合现在人们对天然绿色保健食品的追求,因此销路很好。“经过一年的养殖已初见成效。”毛文彬介绍,经村两委、村民合议,建档立卡贫困户将在养猪收益中分红,村子集体经济实现了零的突破,贫困户得到了实惠。

以前家里主要就是种点土豆跟青稞,土豆因为品种的原因,基本卖不出价格,但马上我就可以种上中草药了。”据了解,在省国土资源厅驻县、驻村干部联系帮助下,腊月山三村还与医药企业签订了中药材收购协议。再过几天,村民杨明泉家的5亩多的土地上将种上中草药材,看着今后家里将有持续性的收入,杨明全表示,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从第一次过来调研,到现在再次来到这里,感触很深。”在参与了腊月山三村扶贫工作的国电大渡河公司相关负责人看来,村子里最大的变化是村民们的精神状态,村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有了产业带动,山村构筑起了造血机制,贫困户有可持续性收益,长久脱贫有了保障,村民们致富有了底气和信心。(四川新闻网仲健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