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帮扶切口 增强帮扶实效 平昌:“五个一”力量做实帮扶工作

15.08.2017  20:48

 

      □李帜 杨武
    8月8日,平昌大寨镇四垭村的“农民夜校”又一次开讲,来自县直工委驻村工作组同志以 “自强·自立”为主题宣讲,激发村民战胜贫困的勇气。
    同县直工委帮扶四垭村一样,平昌县“五个一”帮扶力量(每个贫困村有一名县级联系领导、一个帮扶单位、一个驻村工作组、一名“第一书记”、一名农技员),对焦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销号、贫困户脱贫的战略目标,找准帮扶切口,三个结合增强帮扶实效。
扶志扶智结合 增强脱贫本领
    8月7日一早,四垭村村民王光英背着200多个土鸡蛋到集镇卖,他告诉笔者:“不是县直工委同志打气,我估计还在浑浑噩噩过日子呢!
    王光英和老伴60好几了,儿子几次离婚,耗光了家底,唯一的孙子也随着他妈妈去了别人家,他们就失去了过好日子的心劲儿。平昌县直工委派驻四垭村的第一书记杜素珍介绍,村子里像王光英一样对穷日子都麻木了的村民不在少数。
    平昌县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区位劣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五个一”帮扶力量,扶志扶智结合,增强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众脱贫的志气、脱贫的本领。县直工委驻村帮扶组,充分利用“农民夜校”平台鼓劲授技,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志气,掌握脱贫实用技术;加强政策宣讲,实施感恩教育,常态组织开展“脱贫大家谈”“感恩龙门阵”等活动。
    在驻村帮扶组的鼓励下,王光英家养起了近200只土鸡土鸭,下蛋鸡、鸭近100只,见天要捡好几十个蛋。贫困村民王华文则利用学到的养鱼技术,承包家旁3亩多的荒塘,养了好几千尾草鱼,他咧嘴笑着说:“年底可长到2斤多,能卖好几万元呢。

大小产业结合 拓宽增收渠道
    每天清晨7点,四垭村贫困村民杨中安准点给甲鱼喂食。在联系该村的县级领导协调下,业主程杨到四垭村投资建起生态养殖园,常年吸纳了10多名像杨中安一样的本村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就近在此就业。
    “采用区域发展和精准扶贫‘双轮驱动’的方式,我们在四垭村推动大小产业结合发展,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县直工委书记何自明介绍,除生态养殖园外,该村还成立了“欣怡发种植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实体,建成1000亩花椒等特色经济林,股权量化,村集体、建档立卡贫困户与普通村民,按比例持股按股分红。    平昌县“五个一”帮扶力量始终坚持把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创收作为帮扶工作重点,大小产业结合,拓宽增收渠道,着力抓好产业发展、就业帮扶、创业补助,推动脱贫攻坚。目前全县“五个一”帮扶力量共办理各类实事8000余件,涉及资金2300余万元,协助开办“农民夜校”6500余班次,指导帮助1.2万余户贫困户发展果蔬、药材、鸡鸭等“五小经济园”,新建村级党员活动室99个、文化室105个、新村文化院坝60个、农家数字书屋40个。
矫正培育结合 提升文明素质
    村民雷卫国的女儿今年考起了大学,学费还差一截,他寻思准备办学酒筹学费。县直工委驻村工作组得知消息,找上门去做工作,并协调申请到了财政贴息助学贷款8000元,让卫国打消了靠办学酒筹学费的打算。
    “酒席过滥是农村一个很大诟病,随礼钱占去贫困群众很大笔资金,严重影响他们生产发展。”县直工委驻村帮扶组组长杨武告诉笔者,他们在驻村帮扶中,矫正培育结合,开展了“治恶习、倡新风”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平昌县“五个一”帮扶力量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同步推进物质帮扶和精神帮扶,协助贫困村创建“四好村”,帮助修订村规民约、制定文明公约、筹建红白理事会,矫正帮扶村的陈规陋习。着力引导见贤思齐,在帮扶村深入开展“文明户”评选活动,培育文明风尚。发挥学校对口帮扶作用,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你我他”“假日乐园”等活动,培养贫困学生健康爱好和文明礼仪,阻断精神贫困代际传递。

广元:产业帮扶实打实 “插花贫困户”点赞
  (记者刘涛)连日阴雨后,苍山溪水薄雾飘渺。扶贫与移民
达州市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上半年,精准减贫10.4923万人,占年度任务的68.扶贫与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