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行政副中心追求的是宜居
本报记者 高健
刚刚闭幕的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进一步明确了要“集中力量建设市行政副中心”。昨日,记者从通州区获悉,市行政副中心的建设已经拉开序幕,“十三五”期间,通州将完善基础设施,打造绿色生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创造和谐宜居的就业生活环境。
【路网密度】
将达国际一线城市水平
多条便捷通道与市中心、周边新城、津冀畅通相连,内部环线和路网编织交错、公交线网和轨道顺利接驳……按照高于中心城区的标准,到“十三五”末,通州的路网密度将由目前的3.45公里/平方公里提升到9公里/平方公里,达到世界一线城市水平。
通州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崔志成介绍,目前通州各项重点交通设施建设已全面展开。在打通外部交通方面,“十三五”期间,通州将建成广渠路、观音堂路、徐尹路西延,并打通京哈高速辅路,将京哈高速通州段变更为城市快速路。通马路、通顺路的提级改造,宋梁路的北延,将形成通州与周边新城的快速通道。立足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徐尹路将实现跨河通车,密涿高速建设尽快启动,将过境车辆特别是大型货运车辆疏解至密涿高速,以缓解东六环交通压力。
随着市行政副中心建设的加快,通州内部综合交通系统也将进一步完善。明年通州沿城区启动建设大外环线,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区域内南北通道衔接和过境交通分流问题,并通过道路微循环改造、优化重点道路段的交叉口设计、加强交通管控等措施,系统解决各重点区域内部的微循环问题。
为完善公交线网和轨道交通接驳系统,通州将建成地铁6号线P+R停车场,进一步扩大自行车租赁系统覆盖面积,加快建设快速公交系统和有轨电车车站,发展“绿色出行+慢行”的公共交通。
【行政办公区】
绿地率不低于45%
通州多河、富水,入境河流16条,45.6公里的温榆河-北运河绿道贯穿其中。“十三五”期间,通州将用林水资源,打造城中水绿交融、公园星罗棋布、城外森林环绕、田园绿廊交织的生态宜居环境。
未来的行政办公用地,绿地率不低于45%,成为国际一流的生态办公区。沿潮白河、北运河、通燕高速、武兴路,将形成环行政办公区的森林景观带,风景林荫路全覆盖。围绕一批交通干道及河流水系,将大尺度构建区域生态隔离空间,形成百米宽的环城生态景观带、千米宽的环区生态过渡带。除了完成11个大型城市公园建设和4个公园景观提升工程,通州还将建设一批小微型公园,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5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
为城市增绿的同时,通州全面开展河道治理,快速改善地表水环境。“十三五”末全区河道全面还清,水质基本达到四类,重点水域达到三类标准,为市行政副中心提供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明年通州将完成第三、四阶段中小河道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城北水网、两河水网及北运河综合治理工程,完成碧水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确保张家湾再生水厂配套管网、污泥无害化处理厂及9座乡镇再生水厂和20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入使用。
【上学看病】
名校和三甲医院接踵而至
近年来,通州通过“内升外引”,培育了一批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未来五年,还将有更多优质的教育、医疗等资源入驻通州。
目前,通州已有北京二中通州分校、育才学校通州分校、史家小学通州分校等5所名校的分校。首师大附属中学(通州校区)今年秋季开始招生。明年,通州将启动北京五中、首师大附中、景山学校等通州校区新建工程。按照通州区负责建设学校,市级名校负责统一管理,“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模式,未来五年,通州争取与市教委及中心城区合作建设至少4所优质学校,明年力争引进2至3所。此外,积极承接中心城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疏解转移,加快推进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北京电影学院通州校区等项目建设。
医疗卫生方面,通州除了满足本区群众需求,还承担中心城区疏解人口与功能的作用。为全面建立起与市行政副中心功能需求相匹配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十三五”期间区级医院将构建“243”格局,即整建制引进至少两所三甲医院,建成潞河医院等4个区域医疗中心,打造妇幼保健院等3家优质专科医院,新设置122个村卫生室及社区卫生站,力争每千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6张。
按计划,明年通州将力争引进一至两所市级三甲医院,确保新华医院投入使用,实现东直门医院东区和第四医疗中心新建工程竣工,开工建设潞河医院四期及妇幼保健院新建工程。同时,将通过加强与市级优质医疗资源合作,充分发挥医学专家,市级学科带头人在通州的辐射作用,打造优秀医疗人才队伍,加强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建设,建立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医院联合体。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