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机关刊《先锋》报道我校科研工作
年初,我校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共成都市委机关刊《先锋》杂志对此予以积极关注,到校进行专门采访,于近期刊发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成都大学强力推进科研工作纪实》一文,从制度、人才、服务成都等方面对学校科研工作进行了全方位报道。全文转载如下:
2015年1月9日,在北京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成都大学作为第二主持单位完成的项目“阿卡波糖原料和制剂生产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实现了成都市属高校国家级科研奖项零的突破。“本次获奖,对成都大学未来科研发展有绝对的激励和推动作用,对于成都市来说也意义重大”,成都大学党委柯玲对于此次获奖有着更为长远的期望。
小荷才露尖尖角
——成都大学强力推进科研工作纪实
本刊记者 黄鑫 罗梦丹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实现了市属高校国家级科研奖项零的突破,成都大学的科研能力获得了肯定。不过在成大人看来,国家级科研奖的突破,是在意料之中,因为有来自学校党政班子对于科研的重视,有健全长效的管理机制,更有人才强校战略的深入实施。
机制完善,保障落实
成都大学党委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清远作为科研管理工作第一负责人,党委常委、副校长柯玲负责牵头主抓,从顶层设计上强效推进科研工作。
学校积极参与四川省科研评价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深入实施校内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 分别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地方经济社会服务、学校自身创新能力提升,以及公共资源平台搭建等方面开展了制度创新改革。学校编制了《科技管理办法汇编》,对科技工作流程、科研经费管理、科技成果奖励、科技平台建设等涉及全校科研工作的内容进行了规范。科技处还深入到全校16个学院和3个直属业务单位对学校科技政策进行宣讲,与1100余人次的教师面对面交流,将《科技工作服务指南》送到每一位教师手上,并就相关政策进行解答,针对教师关心的问题征求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充分调动和保护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了学校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了科研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人才强校,整合资源
人才是科研工作的核心,成都大学人才强校战略的深入实施,让科研工作的核心要义得以完美展现。
成都大学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近几年引进国内985、211等重点大学博士近百名。同时,加大高端科研人才引进工作,2014 年启动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工作。目前,以高薪吸引了美国俄亥俄大学博士、耶鲁大学博士后李建、北京大学博士后付强到成都大学进行科研工作。
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成都大学依托市委、市政府支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拓展优化科学研究领域。原成都铁路中心医院、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相继整合并入成都大学,学校科研队伍得以壮大,快速提升了学校科研能力和研究层次。
立足成都,服务成都
作为一所市属高校,成都大学提出服务成都发展战略。成都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为成都大学的科研工作找到了立足方向。
围绕成都市政府提出的“五大兴市战略”发展目标,成都大学成立了专门科研机构——成都研究院,逐步组建了文化创意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健康产业汽车产业、教师教育服务、国际合作服务六大服务平台,成立了汽车电子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区域文化研究中心等42个研究中心。先后与成都市科技局、经信委、技术转移集团、质监局、商务局、教育局、档案局等30多个市级部门及各区县开展校地科技合作,与100 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搭建起校地企产学研合作平台。近年来,先后承接了各级各类服务地方科学研究项目800余项。
立足成都的同时,学校也积极服务成都发展。先后与成都市教育局、旅游局、市委组织部、质监局、卫生局、科协和各区县等行政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了成都市乡(镇)、村领导干部,中小学教师、幼儿教师、食品质检技术人员、软件及各种行业资质认证等人才培训;与锦江区启动校院地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实体共建, 与市科技局、市技术转移集团等部门开展深入合作,共建生物医药技术平台中心、食品药品检测中心等,不仅深化了科研项目建设,同时实现了科技成果产业转化、孵化。
厚积薄发,成效初显
随着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的归并、药学院的成立、临床医学院的挂牌,以及高等研究院的成立、高水平特聘研究员与副研究员的引进,成都大学科研业务量和层次也不断上台阶、上水平。
自2012年起,成都大学承接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科技部国合项目等逐年增多。2014年全校科研立项项目经费总额达6000余万元,在全国高校科研经费增速全面放缓的情况下,学校科研经费仍然保持了较大增长。
截至目前,成都大学科研平台建设情况良好,已建设省部级科技平台6 个,厅局级科技平台16个,校级科技平台42个。
运筹帷幄,再度出发
人勤春来早,实干正当时。正如成都大学科研总结所阐释: 将科研活动的高水准、高质量与服务成都的多角度、多方位相结合为追求核心。这种科学规划持续发展已在运筹帷幄之中。
2015年,学校将投入1600万元建设交叉学科研究中心、300 余万用于项目配套及科研成果奖励、144 万元用于科研突出贡献奖励……以高薪在海内外招聘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新聘研究员科研项目启动经费、实验室建设及相关配套一切从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成都大学不断加大对科研工作的投入支持力度,各项科研计划有条不紊、紧锣密鼓进行。
2015年刚刚开端就喜获国家级科研奖项零的突破,“十年跨越三步走”的战略部署进入关键性的第二年。本着“人才强校” 和“服务成都发展”两大战略, 以促进科研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为重点,成都大学“建设成为与成都市相匹配的城市型综合性大学”的“第三次创业”已经再次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