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新居:建设美丽乡村新探索
当你走在村里的水泥路面,太阳能、风能相结合的路灯整齐的排列着,脚下有青草,抬头有蓝天。这里看不到拉扯的电线,只看到一排排楼房错落有致的分布在路的两侧,这么美丽的乡村不是在发达的沿海东部,而是在四川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这是巴中地区巴山新居的一个缩影。所谓巴山新居,因大巴山而得名,是巴中市委政府为秦巴山连片贫困区四川巴中地区为老百姓建设的新居。据巴中市委书记李刚介绍,“巴山新居绝对不仅仅是一个新居,而是包括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要让老百姓住进现代化的新居,也要让新居留住人,更要让老百姓富起来,不能穿新鞋还走老路。”
巴中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与陕西接壤,辖三县两区,幅员1.23万平方公里,400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占80%,是典型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被列入秦巴山区三大扶贫中心城市。据巴中市农委的工作人员介绍,“就发展阶段来说,巴中正处于传统农业的转型期、工业化的初始期、城镇化的起步期,经济总量小,发展质量低,基础薄弱,抵御经济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面对城镇带动辐射能力低下和发展严重滞后的广大农村的巴中市情,完全照搬照套发达地区的模式,实行“小马拉大车”式的统筹城乡是行不通的。针对这一具体情况,2011年,巴中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战略,提出了用7到10年时间改造全市农村土坯房,建设农村新居工程,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宣传部长、原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同志在2012年1月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亲自定名为“巴山新居”。
以改善住房为抓手 综合树立中心新村
巴山新居建设是带领当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据当地农委负责人介绍,巴山新居的对象多是比较贫困的家庭,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人群,共41.39万户、152万人。一是土坯(危旧)房,有30.89万户、113万人;二是避灾搬迁户,有5.6万户、居住在渠江流域洪水淹没线以下和地质灾害避让区,22.4万人;三是不宜人居的边远高寒山区移民户,共2.8万户、11.2万人;四是沿路沿街形成的“夹皮沟”需迁建的农户2.1万户、8.4万人。
“巴山新居”工程总体规划将按照“三级”(重点镇、中心村、聚居点)、“四区”(高山区、浅山区、丘陵区、城郊区)、“三通道”(交通通道、河流通道、旅游通道)进行布局,“三型”(新建型、改造型、保护型)三种类型相结合。
在具体实施中也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当地的实际分类建设,将危旧土坯房改造、地质灾害避让搬迁、高寒山区不适宜人居三大类农房全部进行新建;对有一定产业基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需配套完善的旧村庄和被拆乡镇社区进行改造;对有传统风貌、历史文化元素的民居要予以保护修缮。
在新村选址时,也科学选址,人文选址。新建中心村、聚居点坚持靠近城镇、靠近产业园区(基地)、靠近资源富集区,并结合区位特点、资源禀赋、文化特色等实际,准确、合理定位新村类型和业态。同时,在中心村和聚居点中适当规划建设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解决特困户住房难问题。
巴中市把巴山新居工程作为六大扶贫工程(巴山新居、乡村道路、产业扶贫、技能培训、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建设)的首要工程。实施巴山新居建设既是巴中扶贫开发的重要路径,也是“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在介绍巴山新居建设的意义时,李刚说:“巴山新居建设克服了传统扶贫方式单项推进、普遍开花的弊端,是集居住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文化建设和人文再造于一体的系统工程,绝不仅仅是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更重要的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包括非农产业在内的特色产业,促进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资源重新配置。同时,积极探索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土地制度、管理体制改革等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变“输血”为“造血”,变村庄为新型社区,变村民为社区市民,变农民为从事现代农业和工业的产业工人,进而彻底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从根本上实现脱贫致富。在新型城镇化底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从根本上实现脱贫致富。”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巴中坚持“全域巴中”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市中心城市—县(区)城市—特色镇(重点镇)—中心村和聚居点”城乡一体化的四级新型城镇体系,把巴山新居纳入这个体系的最末端—中心村和聚居点,使其成为了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全域、全程、全覆盖”和“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规划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政策促进、协调推进”的原则,着力“三个聚集”(强力推进工业向园区聚集,有序引导农民向城镇和产业聚居点聚集,稳步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聚集),加强“六个统筹”(统筹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体制、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管理体制),必将全面改变巴中农村面貌,有效提升农村参与“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