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上市公关费怎能变成“糊涂账”?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 题:巨额上市公关费怎能变成“糊涂账”?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杜放、罗政、张翅
借“公关”之名敛财上十亿元,涉及上市企业数百家……近日,被查的21世纪网及上海润言等“黑公关”窝案,揭开了A股上市公关费的冰山一角。
A股有2500余家上市公司,每年想上市的企业数百家。“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10年来,上市公关费快速上涨,但却是一笔不小的“糊涂账”。原本用于广告、宣传的正常公关开支,有不少成了滋生利益输送、权钱交易的温床。
股民认购100元股票 8元多花在上市开支上
近日,21世纪网及多名财经公关公司负责人因涉嫌新闻敲诈被拘。根据通报,借“广告费”之名行“保护费”之实,上海润言、深圳鑫麒麟等公关公司涉嫌非法牟利各数亿元。
在A股上市,公关费本是一项正常支出。按照《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等文件,上市企业通常会付出广告宣传、刊登公告及路演酒会等一系列公关支出,用于吸引投资者认购。不过在实际操作中,这一原本正常的费用支出,却逐渐陷入“灰色交易地带”。
仅2006年至今,有1227家企业通过A股上市,还有数百家企业在“排队”。从个别企业的披露看,公关费的行情10年间涨了10多倍——业内人士表示,扣除人工成本上行,核心的问题是上市得掏出更多的“关系成本”。
比较几年间几家募资规模相当的企业在上市时发生的变化,就可以发现这一点:1997年,南风化工在上市时只花了60万元公关费,仅占发行费用的0.53%,几乎可以忽略;而募资规模几乎相同的公司在2000年后,披露的路演公关费动辄四五百万;到了2010年,有的公司财经公关类费用竟达741.37万元。
“一家企业的财经公关费高达200万元至500万元,最高上千万元。”曾任某公关公司合伙人的证券专栏作家宋清辉说,加上已上市公司的增发、日常公关费,这条“灰色产业链”的规模能达每年数十亿元。
业内人士透露,广告、公告等“刚性”支出通常只占公关费极小的部分,近年大幅增加的,多是“不能说”的关系花销。在国星光电、安科瑞、怡球资源、海伦钢琴等上市公司近年财报科目中,已被查的上海润言这一“黑公关”频频现身:企业支付的公关费少则一两百万元,多则600余万元。
连年上涨的公关费由谁来买单?“当然是股民!”业内人士说。以今年在A股上市的78家公司为例,共融资378亿元,各种发行费用总计31.63亿元,占募集资金的8.37%--相当于股民每买100元股票,就有8元多用于承销和公关等各种上市费用,这一比例是2007年时的5倍多。其中,公关费是发行开支的大项。
“黑公关”如何“收人钱财,替人消灾”
公关费在使用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异?2006年至2012年,A股年均上市新股近200家。按照平均200万元的保守估算,仅新上市企业每年就要花掉公关费数亿元。不少上市公司对这笔费用讳莫如深。在2014年上市的新股中,无一家向股民公布公关费支出用途,多数甚至干脆未列出数额。
检方初步审计显示,2009年以来,通过威胁上市企业,上海润言、深圳鑫麒麟两家“黑公关”营业总额十余亿元。2013年,尔康制药被爆拖欠财经公关费600万元,董事长公开称因有“见不得光的原因”。
各种类型的“黑公关”开支是如何“收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呢?
--删帖。被负面消息拉低股价,是上市公司的大忌,为千方百计封堵“不光彩”信息,企业往往不惜代价,“删帖”由此成为“黑公关”的一桩“大买卖”。
记者获得的“润言财经公关第三方费用说明”宣称,上市公司每天花3万元的费用,可在东方财富网获得“口碑营销”,即由润言提供有偿发帖及删帖。“一些负面消息就是公关公司自导自演的,然后通过讹诈企业收取‘删帖费’。”陕西一家上市公司董秘透露,仅删帖费一项,该企业一年曾支付上千万元。
--包装。刻意协助上市公司“诱惑”股民,是公关费的另一项用途。上海一家财经公关公司的报价单宣称,可以“搞定”北京、上海、广东、重庆等地12家主流财经媒体,如果发布千字左右鼓吹股价或利好性文章,公关收费每篇2万元。
--行贿。“公关费还形成一道隐秘的贪腐渠道。”证券维权律师、上海华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峰说,近年来,A股频频爆出监管机构、公司高管利用公关机构走账规避监管,行行贿之实。
检察机关2013年曾通报,云南锡业集团原董事长雷某帮助国信证券投资部经理杨某等,在上市等业务往来中谋取利益,受贿折合人民币1500余万元。其中,国信证券相关人员默许拿出承销费的10%列为“公关费用”用于打通各种关节,相当部分再充作贿赂“投桃报李”。
公关费开支应更加透明规范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部分公关费已沦为上市公司向各利益主体的“买路钱”。高额公关费不仅成为众多中小上市公司的沉重负担,还危及股市应有的上市及信息公开秩序,损害股民的知情权。
证监会、原新闻出版总署2011年下发的《关于加强报刊传播证券期货信息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已明确,传播证券期货等金融信息,必须遵循真实、客观、禁止误导。
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费方域指出,公关费严重扰乱股市秩序,令珍贵的上市资源错配。“虽然这种行为追究起来可以入刑,但却一直缺乏监管。”费方域说。
公关费的“灰色化”,还暴露出上市过程不够规范的问题。专家认为,应彻查作为“黑公关”客户的上市企业的公关费流向,落实信息披露义务,保护股民权益。
“如果和客户谈下来的合同标的额是30万元,但我和媒体谈下来的是20万元,这样,我就有10万元的差价。”犯罪嫌疑人、上海润言公司执行董事陶凯供述。事实上,有相当部分的公关费用被公关公司及上市公司经办人借回扣“私分”,表明一些上市公司的审计环节仍不健全。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研究所所长赵锡军建议,应将财经公关公司、财经网络媒体的相关业务纳入证券市场监管范畴,上市公司聘请、解聘公关机构应充分披露,并披露公关费的用途,不能让有关利益主体把公关费当成“遮黑布”。(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