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工作者呼吁:教科书内容 并非越多越好

17.03.2015  10:53

  我省就《四川省中小学教科书选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许多教育工作者呼吁:

  什么样的教材才符合我省中小学教学实际?什么样的教材才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教材选用过程如何更科学?近日,省教育厅就 《四川省中小学教科书选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引发我省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讨论,他们建议:教科书内容并非越多越好,要留给孩子们更多自主学习和发挥创造性的空间。

  选什么?

  不要只是“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的教材

  “现有的教材知识量太大了,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发挥的空间偏少,学生在语言应用上的能力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谈到正在使用的教材,成都华阳实验小学锦江分校四年级的语文教师陈菲直言。她认为语文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除了知识点的学习外,更应该注重学生语言表达上的训练,现在使用的教材在学生表达上的训练不够。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她发现学生更喜欢与实际生活接轨,能组织活动,参与感较强的教材,不太喜欢仅仅是“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的教材。

  成都玉林小学副校长黄静萍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也经常听到教师反映,教材的容量太大,以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为例,一学期就有16个单元,纯知识点的学习几乎占满了整个教学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拓展训练和实际运用的时间很有限。同时她也谈到,教材中有些课文的设置缺乏时代感,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对脱节,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例如一年级教材中的名家名篇学生学习起来很费力。而图文并茂的教材更受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喜爱。“现有教材在知识体系的脉络上显得比较凌乱,特别是理科类的教材。”成都石室双楠实验中学副校长熊德慧认为应该加强现有教材特别是理科教材在知识体系的脉络的梳理,让学生能有一个清晰的学习脉络。

  谁来选?

  教科书选用委员会中 名师和年轻教师合理搭配

  征求意见稿中提到,我省将成立四川省中小学教科书选用委员会,负责中小学教科书选用工作。选用委员会由课程教材专家、教研员、中小学校长和一线教师等组成,其中一线教师不少于1/2。在人员比例,特别是一线教师的选择上,许多教师和校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教师是教材的第一执行者,只有老师对教材产生认同感,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成都草堂小学西区分校校长付锦说,“我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学生的层次不一,在一线教师的配比上应该考虑到实际情况,各区域的老师都应该兼顾。

  熊德慧则认为教师学科上的比例应该与日常的教学保持一致,组成人员中主要学科和次要学科老师占比分配上应该与课时数一致。同时在老师年龄结构上,名师和年轻教师都应该包含。她认为,名师在教学经验上有一定的优势,年轻教师则在教育方法和理念上更善创新。

  陈菲同样建议,在一线教师的配比上,应该扩大年轻教师的比例,“年轻教师可能在教学经验上不如名师,但经过教学后有一定的教学基础,经常听不同老师的讲课,吸收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有很多创新的想法,在教材的选择上能更好体会学生的需求。”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