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通川:服务跟着群众走 警力下乡便民利民
“大爷,您笑一笑……”
“大妈,往左转一点……”
3月10日,在达州市通川区双龙场镇茶店村,民警正在为留守老人拍身份证照。服务送上门,这是达州市公安局通川分局加强警民情、开展民生警务活动的一个片断。
警力沉下去 警务动起来
谈及警务模式的创新,通川分局局长李森讲了这样一件事:一位70多岁的老人到派出所领取身份证,民警核查后告诉他身份证件还没办下来。老人听后当即长叹:“我走了3个多小时来取证,结果又没取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后来,民警将办好的身份证件送到了老人家中。举一反三,通川分局开展了党委委员进社区活动,访民情、访民忧、访民难,及时了解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期盼,收集社区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回应群众诉求,构建起“服务跟着群众走”的新型民生警务服务模式。罗江镇高石社区2组的杨某某刑满释放多年一直未办理户籍手续,罗江派出所户籍和档案民警翻阅了大量早已封存的档案,几经周折终于找到相关原始依据,为其补录户口。西外辖区一处棚户区居民杨德利、彭洪琼夫妇16岁的女儿无户籍,给生活、学习带来困难。在获知这一情况后,民警胡轩多方走访、调查,收集相关证明材料,仅用两天时间就将所有入户程序办完。
流动警务室 群众更安心
从群众最期盼的地方做起,通川分局民警深入街道社区、乡间村落,访民情、问民意,不断改进工作。很长时间以来,小北街社区居民梁某某与邻居曹某某经常为小事大吵大闹,甚至大打出手,关系不合,积怨多年。民警通过深入了解矛盾源头,积极组织多方力量,多次开展疏导劝解工作,最终使这对冤家邻居握手言和。通川分局双龙镇派出所趁“赶场”天,将“流动警务室”车辆开到镇中心广场,民警现场示范讲解防火、防盗、防诈骗等安全防范知识。这是通川分局推行“农时工作制”的一个场景。2012年7月以来,该局在东岳镇和双龙镇派出所进行了“农时工作制”农村警务服务模式试点,通过整合农村警务资源,以农村赶集日为时间节点,尽可能将警务服务工作窗口前移到农村乡镇和村社,为赶集的农村居民提供高效警务服务。在这两个派出所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又推广到辖区所有农村派出所。“农时工作制”推行以来,在不弱化日常农村警务服务的基础上,各派出所调动警务服务资源,集中下放到各乡镇,尽可能提供警务服务,有效满足农村居民需求。在农忙时节和夏季,派出所提前一小时开门上班,在赶集日一律开门上班,一律以为群众办结相关事宜为标准时间下班。农时工作制有效化解了农村警力的供需矛盾,保护了农村居民的财产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