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出台
近年来,达州市紧紧围绕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新农村建设“三大”任务,开展田网、渠网、路网“三网”建设,达到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三化”联动,实现农田灌排能力、农机作业能力、耕地生产能力“三力”提升,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出台了《达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了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基本原则:一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按照省、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要求,结合当地现代农业产业规划,综合本区域的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粮食生产基础,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坚持山、水、田、林、路、机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同步或分期建设。二是产业引领,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与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产业核心区、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区紧密结合。要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以发展产业为目标,打破行业界限、部门界限和行政界限,集中成片地规划,分期分批建设。做到连片推进,规模建设,示范带动,确保建设区域相对集中,力争建设一片,成效一片,致富一方,努力发挥高标准农田的规模效益。三是积聚资金、整合项目。按照“三不变”(即管理主体不变、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变)、“三统一”(即统一编制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统一验收认定)的原则,整合目标一致、内容相近的相关项目,集中投入,整体推进,做到建设区域统一,建设内容互补。以县级政府为主体,统筹区域布局,统筹项目安排,统筹资金投放,加强资金整合,集中投入,连片整治,整县推进。尊重农民意愿,鼓励项目区广大农民群众积极筹资投劳。引导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等各类社会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四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推动主要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建设,针对不同区域主要作物、耕作制度、基础条件、障碍因素,明确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提出不同区域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需要和地形、土壤、水利、利用方向和经济条件等,因土种植、因土改良,确定土地利用方向和改造途径。五是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根据不同区域地形地貌,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减少水土流失,控制面源污染,发挥农田在生产、生态、景观方面的综合功能,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使改造区逐步建成基本控制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能源和物质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区。
《意见》提出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全市7个县(市、区)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344.43万亩。2015年建设14.5万亩,其中民生工程建设13万亩。通过项目实施,建成后使项目区灌溉保证率达到75%以上,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5%以上,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推广率达85%以上,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800公斤/年以上,农民人均增加收入200元以上。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减轻作物生理病害,减少化肥施用量和农药使用量,中等灾害年份粮食减产风险降至8%以下。控制野外焚烧秸秆、农膜残留和畜禽养殖粪便等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意见》明确了“田网”“渠网”“路网”“林网”和“地力”的建设标准和投资标准,要求各地要因地制宜进行规划建设,要加大项目整合力度,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鼓励民间资本、社会工商资金参与项目建设、鼓励农民投资投劳,使高标准农田建设亩投资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尽量避免形成超过200cm高坎高背和大挖大填现象。
《意见》还强调,高效利用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终极目的,各地要加大地力培肥和耕地质量提升,积极利用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的基础条件,加强栽培模式研究,推广稻-油-菜、稻-菜-菜、稻草覆盖秋洋芋、稻后大球盖菇等粮经复合产业模式,提高科技应用水平和复种指数。要大力推行农业机械化,提高全程耕种收水平。要创新机制,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合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规模化程度,努力把高标准农田建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