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建群”,交通如何先行?“1+6”合作框架给出“路线图”

04.07.2020  16:11

  川建群”,交通先行。7月2日,四川、重庆两省市交通运输部门召开川渝毗邻地区交通运输融合发展推进会,并确定“1+6”合作框架,全方位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

  “1”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给出交通一体化发展的“路线图”“任务书”。“6”即普通公路、内河水运、智慧交通、执法管理、万达开交通一体化发展、运输服务等6个专项合作备忘录,是交通一体化发展的重点方向。

  合作框架如何确定?又该如何落地?

  合作重点如何定?

  补短板的需要 促发展的需要

  《三年行动方案》是合作框架的“重头戏”。今年初,中央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后,川渝两地交通运输部门就开始接洽,并共同配合交通运输部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发展专项规划》,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规划》未出,《方案》缘何先行出炉?这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急迫需要。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交通基础设施是中央明确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七大重点任务之首,为更好更早见效获益,两地采用“5年规划、3年方案、1年落地”模式推进交通融合发展。“3年方案”和专项合作备忘录与“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无缝衔接,“5年规划”与年度计划无缝衔接,可进一步细化发展目标任务。

  合作的重点方向如何确定?这是补短板的需要。座谈会上,毗邻地区交通的互联互通被提及最多。重庆13个区县与四川6个地级市紧密相连,有长达800多公里的接壤线,“交界区域地方道路存在行政等级、技术标准、建设时序差异,时常造成‘断头路’‘瓶颈路’。”重庆市潼南区交通局党组书记李林直对此直言不讳。内江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陈代兵也提到,应统筹川渝毗邻地区对接道路行政等级和规划技术标准,统一项目建设资金补助标准,同步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打通“瓶颈路”和“断头路”。

  这是促发展的需要。达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翟朝晖提到,在万达开区域,以铁路、高速、国省干道构成的陆路交通虽然实现了联通,但路网密度低、等级低,绕行等原因造成物流运输成本高,整体运行效率低。重庆市永川区交通局局长曾宪勇说:“成渝铁路已无法满足当前运输需求,制约城市发展,急需扩能改造。

  合作落地如何做?

  规划先行 给出具体“施工图

  合作方向确定,如何推进落实?“1+6”合作框架给出具体“施工图”。

  规划先行。按照“外畅、内联、强核、提质”总体思路,川渝两地积极争取将重庆经贵州赤水至叙永至云南盐津、大竹至垫江至丰都至武隆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将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纳入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布局。

  推进公路水路基础设施建设硬件升级。框架提出,构建内畅外通、双城一体的4个“1小时交通圈”,加快推进成渝毗邻地区普通公路项目建设,实现成渝地区相邻城市1小时通达。

  畅通大通道。框架提出,实施沪蓉高速扩容、联合向国家争取开辟三峡新通道等,提升东向通道;完善川渝滇黔结合部高速公路网、构建成都经攀西至云南的高速公路通道群,完善南向通道;加快青海久治至马尔康、九寨沟至绵阳等高速公路建设,打通西向通道;实施广元至川陕界段高速扩容、陕西镇巴至广安高速公路建设等,扩能北向通道。

  促进运输服务、智慧交通和治理体系等软实力提档。框架明确提出“打造一体化出行服务体系”,在城际客运方面,推广“一卡通”“一票式”“一码畅行”,在成都都市圈、万达开等地区率先推动交通出行“同城待遇”。高效率的物流体系也是建设重点,将建设川渝多式联运物流信息化平台,在成渝地区发展统一配送等。

  建设智慧交通。将依托成渝、遂渝高速公路扩容项目,建设2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慧高速公路通道;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与水运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建设一张新型水运基础设施网。(记者 王眉灵 袁城霖)

责任编辑:李婷玉 分享阅读
四川启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县域集成改革试点
原标题: 四川启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县域集成改Sc.Chinanews.Com.Cn
川渝两地将互认职业技能等级和专项证书
原标题: 川渝互认职业技能等级和专项证书  Sc.China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