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大成网)大数据看川农:提高办学水平 专注人才培养

21.09.2016  21:43
作者:李劲雨 来源:腾讯大成网


      无论是成都校区,还是雅安(微博)校区,或是都江堰(微博)校区,四川农业大学由于完备的育人体系和优良的育人条件,吸引了来自全国的数十万学子投入怀抱,他们在这里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携各类知识奔赴全国各地腾空翱翔。

  四川农业大学坚持“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的办学理念,是川农注重人才培养,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最好的体现。据了解,近10年间,川农共培养总人数83387人,具体数据请看下表: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川农近10年间人才培养人数倍增,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取得这样的效果,川农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面临挑战 进行人才培养改革

  川农对当前大学发生的变化和中国大学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不断的思考,10年间,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最本质最核心的任务,坚定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进行改革,变单项改革为综合改革,从增量改革推进到存量改革,从表层改革深入到深层改革,不断推进各类人才培养工作迈上新台阶。

  以近年为例,且看一组数据——

  2009年起,川农每年投入1200万元实施教学质量推进计划,主要用于教学条件建设,教材、课件和试题库建设,优秀毕业论文培育,教研团队建设,质量监督体系建设等。24个学院的教学条件不断上档升级,农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艺术学10大学科门类专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对本科实施“三大计划”,即“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科研兴趣培养计划”、“专业技能提升计划”,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自主参与科学研究,逐步实现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的全覆盖,打造多选择、易参与、助提升的课外实践平台。仅以2015年为例,立项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10项,申报获批省级项目100项、国家级项目50项;368位教师提出513个项目供学生选择,经学生自主申报、教务处审核,466个项目最终获得立项。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进行实验,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收获较大,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科研素养、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论文写作能力、自主学习和发展能力等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截至目前,三个“一百万工程”投入资金2100万元促进就业与创业,即:一、每年投入100万元作为就业工作奖励专项经费,用于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和奖励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二、每年投入100万元设立创业基金,鼓励学生组建创业团队;三、每年投入100万元在毕业生中招聘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助理。全校的学生就业率连年达到95%以上。

  川农每年投入专项经费100万元加强学生文化艺术教育,从2014年起增至150万元,制定实施了文艺骨干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政策。截至目前,已有近60名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贡献的艺术骨干被保送到本校读研,让他们继续发挥文艺特长,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针对学生的表彰与奖励,更加突显“培养全才、发掘偏才、鼓励奇才、包容怪才的不拘一格育才观”的原则。特别荣誉奖学金是对学生的最高奖励,每人不低于2万元,如若选不出符合条件的人物宁可空缺,发挥典型引路的示范作用;每年评选优秀学生标兵30名,每人总奖励金额1万元,他们的成长经历教育引导着广大学子刻苦学习,发奋成才;校内设立了优秀团委、优秀学生会、创新创业典型、优秀毕业论文、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大学毕业生等多项奖励与荣誉;对获国家级荣誉称号或两部委以上联合授予荣誉称号的集体和个人、获得省(部)级荣誉称号、获厅(局)级表彰,相应追加奖金300-1000元。

  川农每年投入100万元重奖“三尺讲台”上的教学精英。实施两年来,200人获此荣誉,个人最高奖金3万元。此举对推动本科教学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课堂质量的提长在评价中呈现常态化、立体化、制度化,大量教师精耕三尺讲台,校内院内教学名师不断涌现。

  川农3次修订《研究生导师管理办法》、《博士研究生管理办法》、《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管理办法》,顺应研究生教育的新形势,建立符合川农学科发展的研究生培养体制机制。

  “学生就业是川农的头号民生工程。”党委书记邓良基、校长郑有良反复强调。全校动员,多管齐下,形成了川农重视就业,老师人人开拓就业,学生主动求职的氛围,校方主办的应届毕业生双选会每次都提供数千个就业岗位,川农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网络招聘会、小型双选会,就业双选周等多种形式,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岗位与学生的供需比最高达到8:1,每年都有学生被多家单位争相录用。在2009年金融危机给高校毕业生带来严重影响和严峻形势下,川农就业率达到92.25%,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工作先进集体”。截至目前,川农连续数年就业率达95%以上。

  以近3年为例,且看一组数据——

  川农每年保持着95%以上的高就业率,近20%的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其中近90%的考取“985”“211工程”重点高校录取,比如北大、清华、浙大、复旦、中科院等。

  10%以上的毕业生被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录用。

  进入世界知名高校的攻读研究的人数不断增加,一些学子被英国剑桥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等。

  10%的毕业生进入世界五百强、中国五百强工作,比如中粮集团、中国中投证券、国美集团、东原地产、良品铺子等。

  毕业生对川农就业工作的满意度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近年均在90%以上。

全员出动 对待学生高度负责

  党委书记邓良基要求全体教师,潜心、认真、细致、快乐地工作,把“学生为本”这一办学理念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在对学生具体的关心、帮助、指导中,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培养出更多卓越的人才。

  川农把教学质量作为生命线来抓,不断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从政策引导、制度推进、平台构建等多方面提高教学质量。

  2009年,川农推行本科生全员导师制,让每一位本科学生都得到悉心指导。在当时,这一举措在同行高校中掀起了不小的影响。

  2013年,川农实行本科人才分类培养见成效,确立了“分类培养,因材施教,强化实践,注重创新,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各有侧重、体现差异的培养体系为主要内容,以重参与、重过程的“双重”培养机制为着力点,以创新激励机制、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管理平台为保障,着力创建分类培养、彰显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川农对各个学院各个专业(学科)的人才培养进行分类和归口,“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三类人才培养目标分别为“读研深造或海外留学的拔尖创新人才”、“专业、行业的技术人才”和“学术型与应用型双向发展的综合型人才”。目前,这三者的比例分别为学术型10%、应用型30%、复合型60%。

  川农依据发展战略,确定2015年为本科教学质量年,出台了10大举措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教学管理的核心部门,教务处着力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开展专业自评工作;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以构建本科教学激励机制为突破口,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教学条件建设为基础,努力提高教学保障水平;以教师课程信息数据库建设为手段,科学构建教师数量和合理安排教学任务;以实践教学“五个到位”为抓手,大力提升实践育人功能;以强化学生学习过程管理为重点,严把质量合格关;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开展对自我学习与成长性评价;以健全质量监督体系为支撑,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以完善管理平台功能为核心,确保教学秩序平稳运行。以此做好本科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川农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其中,最大亮点之一,莫过于设立价值高达100万的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的重设,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本科教学,为人师表,立德树人,教好书育好人,成为征服学生的好老师,每年设特等奖10名,每名奖励3万,一等奖40名,每名奖励1万,二等奖50名,每名奖励0.6万。特等奖全校拉通评,一、等奖按教师人数、课时数等分配名额到学院。对已获奖的教师来说,二等奖可年年申报,一等奖可隔年申报。此举是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广泛使用信息技术于教育教学中,推广参与式、启发式、案例式、研讨式、翻转课堂、微课等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采用形式多样的课程训练,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在训练中成长成才。

  乘着这股春风,各学院纷纷行动起来,结合学院特点,制定并实施多种办法,全校形成上下联动、共建本科教学质量年的良好局面。

  2016年上半年,关乎教职工切身利益的4个重要文件《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专业技术岗位聘任管理办法》、《教师工作业绩评分标准》和《教职工奖励办法》修订完成,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成果空前认同。

  “教学与科研并重的风气空前浓郁!”这是一位老师的第一感受。

  新修订的一系列文件提高了人才培养在职称申报、双支计划层次申报(科研)、个人奖励、业绩分上的权重。例如,获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指导优秀学位论文、获优秀班主任或辅导员荣誉称号、获优秀学科(专业)负责人荣誉称号等,均列入了高级职称相应系列、相应等级的申报条件选项之一,可与主持或承担科研项目比选,可与增发收录论文比选,老师们能够更加自主地根据岗位主体工作和主要任务进行选择;获本科课堂教学质量特等奖1次或一等奖2次或二等奖3次,指导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或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或优秀学士学位论文3篇,与入选双支计划第四层次相对应;获本科课堂教学质量特等奖或一等奖1次或二等奖2次,指导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或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篇或优秀学士学位论文2篇,与入选双支计划第五层次相对应;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指导优秀学位论文同学科建设双支计划一道,被列为破格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评聘专业技术岗位的申报条件;除了本科课堂教学质量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奖金额度喜人,对应的业绩评分也不低,最高高达15分;指导优秀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论文分别单列奖励1万元、0.5万元和0.2万元,对应的业绩评分也让人深感欣慰。

  就在不久前召开的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代表座谈会上,校长郑有良向全校奋战在学生工作战线的老师三鞠躬,向全体辅导员、班主任表达真诚的谢意、崇高的敬意和诚恳的拜托。

建设师资队伍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指出:“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川农的思路十分清晰:引进与培养并重,熔中西一炉,汇众流同归。

  川农以开放的姿态搭建各种平台,让很多海外人才发现川农大有很多发展机遇,激发了新的事业心,希望前来大展身手。

  “近几年,我在英国一直通过校网新闻关注着母校,她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你们可能不会猜到,我在英国就知道了‘80后’李明洲的故事,深受震撼与鼓舞。”曾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的研究员杨明耀博士,正是被强大气场吸引在2012年决定回川农大工作。

  自2009年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以来,川农于2012、2013年两次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公告进行了修订,根据学科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对各学科引进人才的标准进行定位,将引进人才分为杰出人才、高端人才、拔尖人才、优秀人才和学术骨干等五类,并通过各种媒体向海内外宣传。与此同时,在对学科、专业分布情况、学生和各专业师资队伍现状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发展水平和岗位需求制定“百名博士招聘计划”,一大批学有所成的年轻“海归”加盟,成为川农教学科研的“新增长点”。

  为了保证人才引进的科学性,最大限度减少引进后的风险系数。川农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制定了规范的人才引进程序。所有人才引进均按拟定程序进行公开招聘,人事处资格审查合格后,由中层单位以试讲、做学术报告等形式进行初选,合格者进入川农层面面试;由川农党政领导、校学术委员会成员、相关职能部门和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等组成考评组对初选合格者进行面试,通过自我介绍、评委提问、考评组评议、无记名投票表决、结果公示、川农党政联席会审定等程序,确保人才招聘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截至2016年8月底,在职教职工总数达347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19人、副高级职称575人,比10年前增加159.35%、85.48%;博导243人、硕导595人,比10年前增加173%、117%。

  10年间,川农分别取得自主培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第一人的历史性突破;新增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973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获得者42人;新增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省院士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省千人计划人选、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7人;引进高端人才、拔尖人才、优秀人才和学术骨干61人,招聘录用博士379人;李仕贵、李静波、颜学仁分别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创业工作先进个人、中国关工委和中央精神文明办授予关工委工作先进个人,均为行业内的最高级别表彰。

  10年发展脚步,可谈及的成绩与亮点太多。实践表明,川农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才培养这个中心问题,与国际主流大势并肩而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学人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受到来自社会越来越多的肯定。
      来源: http://cd.qq.com/a/20160921/040412.htm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微信 更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