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将领王铭章:档案解秘争议死亡原因 毛泽东赞军人本色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颜雪 图片由四川省档案局提供) 今天是“七七”事变暨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日,抗日战争著名川籍将领王铭章曾以其禀性正直、骁勇善战而享誉军旅。昨日在成都人民公园由川军抗日将领参加的纪念活动上,针对一直以来围绕抗战时期著名川军将领王铭章的死因存在争议:自杀殉国还是中弹身亡,王铭章战友之子给出了自己所知的答案:父亲何煋荣表示,王铭章系中弹死亡。
今日,本网记者在四川省档案局网站发布的王铭章相关档案上看到,档案中记载的王铭章悲壮殉国的最后一战,确认为是中弹身亡。据此,一直以来,围绕王铭章死亡谜题的争议解开。
澄清王铭章是中弹战死而不是自杀殉国
曾在许多著作或作品中,滕县保卫战县城内总指挥王铭章的牺牲都被描述为自杀殉国。昨日,在人民公园,王铭章战友、川军22集团军124师740团团长何煋荣之子何允中却要更正这一点,“王铭章曾说誓要与滕县共存亡,但参谋长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他需要冲出城去召集起城外的散兵,重新集结起力量。”何允中说几天的攻击下来,城外有建制的部队就只剩父亲进城前留下的一部分了,不能统一进行指挥的部队,战斗力非常弱。
按照战友的回忆,“东关失手的同时,敌人炸开了南关的城墙,北关也陷入了敌人手中,只剩下了西门没有沦陷。”何允中说待王铭章准备冲出城外时,西门只有1/8的城墙在自己人手中,见到此情此景,王铭章再次决定继续留在城内战斗,但参谋长与警卫员合力将王铭章推上了出城的缓坡,“他们走上缓坡时被敌人发现了,敌人应该从年龄和配枪觉察到这不是一批普通人,便集中火力扫射,王铭章不幸中弹牺牲,重伤的警卫员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亲。”
通过父亲的讲述以及翻阅大量的资料,何允中最终证实了这一观点,“翻阅大量资料后,他对川军的这段历史也萌生了兴趣,决定停薪留职,结合资料与父亲和长辈们的讲述,写成《抗日战争中的川军》。”何允中的爱人说。据悉,《抗日战争中的川军》历时10年完成,参考了500份资料文献,共计100多万字,不久后将印刷出版。
档案解争议:抗战将领王铭章殉国系中弹
在四川省档案局发布关于王铭章档案中,也解秘了王铭章之死:中弹身亡,这与战友的亲历温和。四川省档案局主要是根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的馆藏档案《第22集团军滕县战役战斗详报》(以下简称《详报》),“我专程到南京查阅,档案非常珍贵。”四川省档案局经济科技档案业务指导处副处长王晓春说。档案中确认,王铭章是中弹牺牲。
按照省档案局的考证,“1938年,时任22集团军41军代军长的王铭章临危受命,开赴徐州、砀山一带布防,指挥各部固守滕县城。”王晓春称。时年2月份,日军沿津浦铁路攻占兖州、曲阜、邹县。据档案《详报》:“1938年3月17日黎明,敌陆续增援,运来攻城重炮8门,战车及装甲汽车100余辆,继续围攻滕县城。敌机五六十架狂炸城厢,轰或稍止,其排炮密如雨下。6时许,敌突击队300余人开始攀城,被我居高临下以步枪、手榴弹全数击毙。敌又增加200多名,蜂拥爬登,又悉被歼灭。”
战况越发激烈,“到了下午,敌机、敌炮疯狂轰炸,南城缺口被炮弹摧毁,敌军轰炸机、步兵蜂拥进入,被暂时打回。”王晓春介绍。
忠烈:事后毛泽东联名送挽联
《详报》记载:“15时30分,敌复增援2000余,突入城内,我军愈战愈少,敌更集中炮火,以烧夷弹猛向城内射击,我阵亡将士忠骸及重伤不能行动官兵多遭毒焰延及尽成灰烬,其壮至惨,其情至烈!”
“当时王铭章看到援兵没有到,再看到战况双方死伤,已经晓得大势已去了,就拿着手枪到西城高处指挥督战。”王晓春说,不小心被机关枪扫射,档案中写:“(王铭章)一弹飞来,直中腹部,竟卧地不起,然犹挥臂狂呼:‘杀敌不已!’”档案还记载,当时还有敌兵上前,中弹的王铭章依然“连毙其三,余惊骇而退”,无奈王铭章伤势过重殉国。
据了解,这一仗,122师抵挡日军4天的进攻,全师5000多人只剩下17人! 滕县死守为中国军队完成战略合围赢得了宝贵时间,才使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得以实现。事后,王铭章将军死询传来,举国同悲,灵柩经武汉重庆运回成都,沿途万人空巷,民众挥泪送行。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上将,毛泽东和秦邦宪、吴玉章、董必武等联名撰赠挽联:“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增光。”
相关链接:
抗战中的四川
川军出川抗战:人数全国之首
四川省档案局经科处副处长王晓春表示:“340万川军出川抗战,64.6万人伤亡、失踪,参战人数之多,位居全国之首.李家钰、王铭章、饶国华、许国璋4名川籍将官被列入抗日将士忠烈录。”
“无川不成军”,8年抗战期间,川军6个集团军,另有2个军,一个独立旅,共40余万人,先后开赴前线,与日军奋战。此外,四川每年还向其他集团军补充新生力量10万到30万人。(段渝编《抗战时期的四川》)8年抗战,四川共征收壮丁2578810人,为全国各省之冠,约为全国同期实征壮丁数的五分之一。据统计,抗战期间,四川出川将士伤亡人数约为全国的五分之一,即阵亡263991人,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共计64万余人。(何应钦著《八年抗日之经过》)
被轰炸 四川:轰炸6年强度仅次陪都重庆
抗战期间,为了摧毁大后方,四川曾遭遇疯狂轰炸。据四川省档案局档案,当时的四川省防空司令部空袭档案记载,成都前后遭受日机轰炸6年,主要集中在1939年至1941年,确凿记载的有22次,受轰炸频率和强度仅次于当时的陪都重庆。
四川捐赠物资:物资支援居全国之冠
抗战时期,四川作为大后方中心,捐赠很多物资。王晓春透露据资料显示:“四川应征赴敌之壮丁达300万人以上,征购捐献粮食约7100万石,建筑空军基地33处,建设、运输公役以及公债储蓄税捐等各项负担,无一不超过全国其它各省。老板、车夫、乞丐齐参与献金运动,华西坝学生脱棉衣支持抗战。”
据统计,在抗战最困难时期,一般估计四川负担了国家总支出的50%以上,是各省中负担最多的。如以8年抗战总计,国家总支出为14640余亿元(法币),四川就负担了三分之一,约为44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