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水更清 川内十大河流实行双河长制

11.07.2017  08:54
  “美丽,就是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这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谈及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美好愿景时,提出的目标。

  这是四川的承诺,而行动,早已展开。近日,记者从省环保厅获悉,截至6月底,全省已在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设置河长,并向小流域河流延伸,实现了省内所有河流河长制全覆盖。同时,今年1月至6月,全省十大河流水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劣V类水体进一步减少。

  “在河长制的新机制下,我省正以全流域理念,进一步破解水污染困局。”省环保厅水环境管理处处长陈维果如是表示。

  举措/

  副省级领导挂帅十大河流实行双河长制

  天地为炉、造化为工,蜀地自古繁华。据统计,四川境内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2800多条,总长度11万余公里,如何保护好这一泓清水?

  今年1月,四川印发《四川省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实施方案》(简称《方案》),建立了四川省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的总河长负责制。目前,在省级层面的涪江、嘉陵江、渠江、雅砻江、青衣江、长江(金沙江)、安宁河、沱江、岷江、大渡河等十大河流实行双河长制,每条河流皆设立两位河长,均由副省级领导担任。同时,按照《方案》给出的推进目标,今年6月底前,要建立各级部门协调等工作制度,确定各级验收制度和考核问责、激励机制,提出年度目标、问题、任务和责任“四张清单”。

  截至6月底,省内所有河流已实现河长制全覆盖。

  “在河长制新机制下,加快构建水环境管理新格局。”陈维果表示,水污染防治要由常规治污“零敲碎打”向以流域和控制单元为重点的攻坚作战“系统推进”转变,由主要监管企业向督政督企“两手抓”转变,由环保部门“单兵作战”向各方参与“集团会战”转变,保持流域自然生态环境,确保水质稳中趋好。

  数据/

  87个国控考核断面优良断面同比增加1.1%

  事实上,全省十大河流水环境质量已经在逐步改善中。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87个国控考核断面,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总磷平均浓度与去年同期比较,分别下降2.4%、30%、18.7%。总体上,优良断面比去年同期增加1.1个百分点,劣五类断面比去年同期降低1.1个百分点。

  此外,整个“十二五”期间,全省流域水环境情况总体上保持稳定,水质较好。到2015年末,全省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达到62%,Ⅰ-Ⅲ类断面占61.3%,劣Ⅴ类断面占13.9%。其中,岷江流域水质达标率稳定在50%以上;沱江流域水质由本世纪初的全部不达标上升到18.4%达标;嘉陵江流域水质达标率长期保持在90%以上;金沙江和长江干流四川段水质达标率100%;6个出川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其中长江干流出川断面以I类水质为主(总磷除外)。从饮用水源地来看,21个市(州)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9.3%,107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6.6%。

  目标/

  到2020年基本消灭河流劣Ⅴ类水质

  《方案》提出,到2020年,四川将明晰跨行政区域河流管理责任,上下游及左右岸建立起联防联控机制,完成省市县主要河流水功能区划定;全省地表水达到或优于III类水质的比例达到81.6%,实现河流劣Ⅴ类和Ⅴ类水质基本消灭,县城及以上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面达标。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四川全省实施了岷江、沱江、嘉陵江“三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办法,上游污染治理好的,将得到下游的补偿;上游造成污染的,将对下游进行赔偿。当年,“三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金额3亿余元,其中,赔偿金8800余万元,改善补偿金近2.2亿元,有效推进了地方政府的治水进度,也为河长制实施奠定了扎实基础。

  眼下,四川将依托现有的87个国家河流考核断面、23个省级考核断面,将污染防治任务分解到各河长,建立十大河流水环境管理情况调度制度,按月发布水环境质量通报。同时,各级河长制建立和落实情况,有望纳入我省环保督察内容,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河长制环境保护责任。

  河长在行动/

  多部门高效配合拆除禁养区养殖场

  一番调查分析,发现镇内的主要污染物是畜禽养殖后,眉山市彭山区公义镇通济堰段的河段长李桂平,参与了禁养区内15家养殖场的拆除工作,从动员宣传到最终拆除,前后大概三个多月。站在拆除后的废墟前,他承认,河长制实施前,碰见这种不太好解决的事儿,一般会拖一阵子。

  2016年6月,彭山区公义镇党委书记李桂平成为“河段长”,负责通济堰在镇内的7600米流域。“管理河流并不是什么技术活,关键得上心。有了这个责任后,肯定得去河道现场看看,有多少任务,工作重点在哪里。”李桂平说。

  公义镇是养殖大镇,虽然李桂平手头有现成的统计数据,但是冰冷的数字终归比不上实地探访。工作间隙,他在一家一户的上门走访中,摸清了所管辖河道的家底儿。

  他将关注点放在禁养区内的养殖户身上。这些早年间从外地而来的养殖户,养殖规模这些年来不断增大,大量的畜禽粪便简单沉积之后,就直接排入河中,造成氨氮指数升高,同时对空气产生污染,让村民们抱怨不已。

  “拆!必须得拆!”向通济堰的河长—岷江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李国成汇报后,这项并不好做的工作被摆上议程。

  河长牵头,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开始上门宣讲,畜牧局的来排查排污设备的配备,环保局的来检查非法排放的情况,还有规划、住建,村上的干部,更是要跟养殖户们讲道理、说赔偿。

  “以前协调各个部门手续多,程序复杂,现在好了,‘一把手’的河长可以轻松调配各个部门。”李桂平说,如今公义镇的禁养区内,已成规模的15家养殖场已经停产,多数拆除。整个彭山区关停禁养区畜禽养殖场118户,宜养区完成850户治理达标。

  事实上,河长制下,很多问题的解决变得快捷。一位水务局的负责人举例说,如果发现一个雨水口流出污水,原来要到管线上游排查,如果最终查清是某个餐馆造成的,处理上则会涉及环保、工商、建设等多个部门,非常麻烦。现在,作为“一把手”的河长则可调配各部门,“大家一起努力,效率提高多了。”(记者 杜江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