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住川全国政协委员聚焦“乡村人才振兴”
(川网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记者 周子铭)3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的审议时表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本次全国两会期间,住川全国政协委员纷纷聚焦“乡村人才振兴”,涌现出不少“含金量”较高的提案。住川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在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乡村振兴持续输送人才,是今天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解决的最重大的事之一。一大批有文化、受过培训、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新型农民或农技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完成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刘永好建议,国家研究、制订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农业类大中专毕业生重返三农领域。建议国家出台系列政策,制订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新农民、农技员的培养计划。建议国家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将之定为百年大计,并动员、集合社会力量,尤其发动一批涉农企业共同参与新农民、农技员的培养、培训。刘永好表示,新希望集团计划用5年时间,联合一批优势涉农企业,为社会培养10万新农民、农技员,助力乡村振兴。
住川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民建四川省委副主委苏华也带来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苏华认为,只有让农民职业化,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的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才能有更富的农民、更美的农村、更强的农业。然而,从传统农民到职业农民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方面是现代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应运而生,另一方面更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如何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苏华建议,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要做好对乡镇主管干部、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在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加强农技专家的培养,加大对种养专业大户、农场主、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的扶持、引导和培养培训力度,扩大投入,寻找渠道,形成“干部带头,专家指导,机制灵活,产销两便”的农业管理格局。
同时,要发挥职业院校主体作用。中高职院校要发挥教学、培训、技术推广、资格认证等环节的主体作用,针对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需求,形成初级、中级、高级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加强农村职业教育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编写形式生动、语言浅显、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农业技术、经营管理方面的教材、手册,以便于农民学知识、长技能。
发挥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观能动性也很重要。苏华建议,通过加强对农民进行认知改造、心理疏导、法制教育,帮助农民消除“种地不如打工”“村里一栋房不如城里一张床”等观念。同时,还要培育、引进、留住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业人才,使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和致富带头人,带动更多人加入到新型职业农民的队伍中来,共同奔小康。
住川全国政协委员、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贺盛瑜在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对乡村人才振兴的关注。贺盛瑜认为,长期以来,农村地区公共配套与服务缺乏,经济、文化、教育等相对城市落后,城乡发展不平衡,使农业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随着信息技术、物联网等在农业农村的应用,农业农村发展所需人才匮乏的问题更加突出。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所需人才,是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能力亟需解决的问题。
贺盛瑜建议,要加大对农业农村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一是开展定向培养,依托地方高等学校为农业农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等重点培养一批懂技术、懂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二是重点培育具有互联网思维、有较强创新能力、有文化理念和生态理念的农业生产者和引导者,加速农业互联网化、现代化建设进程。三是多方协作,培养一批本土化的农村电商经纪人,为特色优势产业接入互联网提供田间集货、分级包装、第三平台接入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