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里民居:李劼人成都办公地 画家作家戏曲家名流荟萃

13.09.2014  02:03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颜雪 摄影 赵霞 实习生 王映雪)这两日,四川在线策划《老成都讲民宅老故事》带读者领略了四川大学此次上榜成都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的3处建筑。这次让我们走出大学,领略一所因实干兴邦出名的老成都巷弄崇德里。

  崇德里民居位于锦江区红石柱横街,邻近主街上一字排开小吃店,一直不乏喧嚣与繁华。走进崇德里巷弄,依然可以感觉到浓烈的老成都气息,肆意生长的植物、青砖黑瓦还有岁月冲洗的石雕,都将这里与10米外繁华的市中心隔离开来,被打上独特的“崇德里”味道,这是老成都味道。

屋顶上的瓦片 蓝天下的崇德里

   李劼人重要办公地:股东意见、书信手稿都以此为地址

  崇德里建于1925年,有30多处院落、巷弄组成,每户院落不尽相同,三合院、四合院均存。在吴世先主编的《成都城区街名通览》中记载:“南起镗钯街、红石柱横街交汇口接红石柱正街,北止东大街,长239米、宽2米,泥石路面,平房院落民居。该地为清代协台衙门故址。1925年,有商人王崇德买大部住地取名崇德里。”本世纪初,崇德里大部分建筑被拆除,现在重建的仅是当年大约十分之一。

  抗战期间,崇德里中最著名的院落便是崇德里3号——李劼人创办的嘉乐纸厂成都办事处。“现在初入社会,尚无事业可言。近正在成都方面集资组织造纸公司,拟作中国西南部文化运动之踏实基础。”在“少年中国学会”调查表中,李劼人如此写道。

  满足了抗战期间作为大后方的四川用纸的需要,李劼人著名作家李劼人在乐山开办的四川第一家机制纸厂嘉乐纸厂,崇德里作为其成都办事处。据李劼人故居工作人员吴媛媛透露:“在20世纪30年代,崇德里是嘉乐纸厂设在成都的总公司。另外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会刊《笔阵》地址设在崇德里,李劼人担任主编。”李劼人故居中仍然保存着有崇德里痕迹的李劼人相关史料,最重要的就是《嘉乐纸厂第九届股东大会提案》中,“此次股东大会的所有讨论意见,所邮寄地址都是‘成都下中东大街23号崇德里嘉乐制纸股份有限公司’。”吴媛媛透露,“甚至在李劼人写给别人的书信中,所留地址也是‘成都东大街22号崇德里’。”可见,崇德里是李劼人的重要办公地。

   老巷人讲述崇德里:名流齐聚 带动老成都文化医学发展

  “现在的门并不是崇德里的大门,当年崇德里的大门在东大街。”离崇德里不到百米的耿家巷,李文忠已经在这居住了32年。他既是崇德里几十年的老邻居,也是四川省对外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关于崇德里的故事,他再熟悉不过了。“88年前,一个叫王崇德的商人在成都买下一块地,修建了这些中西结合风格的建筑,并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为崇德里,“”是指“里弄”,带有江南的意味,因为成都人很多都是从南方迁移过来的。”

  在李文忠的记忆中,当年完整的崇德里,是由30多个院落环抱而成的老宅群,正门面北朝向东大街,青砖白缝砌的墙,带有西方教堂风格的暗纹小窗。“每个院落的布局大同小异,多是三合院或四合院,院中都有两个天井,很有特色。

  但李文忠认为,崇德里最有纪念意义的,并不是那些古老的特色建筑,而是曾经居住在那里面的人。崇德里聚集了许多名流大家,其中包括车辐、杨天鹏、李行百、刘成基。“成都骨科医院的创始人杨天鹏在崇德里住了多年,并将骨院的住院部设在了自己的住处。著名画家李行百在崇德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而川剧丑角泰斗刘成基也在这里生活了许多年。”除此之外,为人熟知的成都著名作家、美食家车辐也在崇德里住过。“当时的崇德里汇聚了众多进步人士,他们来拜访住在院落里的大家,相互交流、探讨,可以说,这些都带动了以崇德里为圆心的一个圈,既包括文化,也含有医学。”李文忠说。

   崇德里民居改造者王亥:传统建筑恢复现代功能性 承载历史的废墟残片是唯一的

  对此,成都房管局历史建筑保护办公室建议:对崇德里进行挂牌保护,根据其原有川西民居建筑风格进行保护性修缮,修缮后仍用于经营高端餐饮服务业,并利用现有空间和立面,适当增加陈列和展示李劼人、嘉乐纸厂和“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的内容。

  而现在的崇德里,说是此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中最为焕发生机的也不为过。造就的魔术师是川籍艺术家王亥。王亥是上世纪80年代伤痕美术代表人物之一,是改造崇德里项目的设计者和运营者。

  “崇德里对于成都而言,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老成都街巷。”王亥说,“最开始我接手崇德里项目时,这个街巷已经是一个60米深的残巷了,只剩下3个院落和一个教工宿舍。

  王亥反对全部拆光再做旧的打造方式,坚持在原址上修缮。“哪怕是残片,哪怕是废墟,它也是独一无二的,历史就是唯一的。”为此,在崇德里改造时,王亥在工地上度过了一年半。

  三个老院子,不到万不得已,不拆一砖一瓦。 “再多的图纸都没用,你必须告诉工人,在现场,哪些还可以修补,哪些完全坏掉了。”王亥用于新填补上的材料,也会保持新物的样态,不会做旧,他认为这样有一种“参差感”,有独特的美。

  目前,崇德里改造而成的三个城市文化体验馆:“谈茶”、“吃过”、“驻下”运营良好。“将传统保留下来,赋予现代舒适、卫生、便捷的功能性,将两者结合,这就是我做的事。”王亥感叹。

   >>>>>>建筑名片

  崇德里民居

  位于锦江区红石柱横街,建筑面积539㎡,始建于1925年,大部分建筑于本世纪初被拆除,留存部分于2012年落架重修,川西民居建筑风格。曾为著名作家、原成都市副市长李劼人于抗战时期在乐山开办的嘉乐纸厂设在成都的办事处所在地。现为茶室及餐厅。

  抗战时期,著名作家李劼人在乐山开办的四川第一家机制纸厂——嘉乐纸厂在成都崇德里设立了办事处,满足了抗战期间作为大后方的四川用纸的需要,为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传播和宣传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1939年,抗战时期成都文化界最重要的组织“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成立,云集了当时成都的进步文化人,李劼人担任理事长,协会的办公处与联络处也是设在此处。

  该建筑既保留和传承了老成都的历史记忆,又是著名作家李劼人的工作生活地和“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所在地,具有非常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和重要的纪念意义。

  该建筑为成都市主城区留存不多的川西民居院落,是成都传统文化和地方风貌特色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