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边:“微田园”做活“家门口经济”
村民们在“微田园”里劳作
背后山坡上林竹丰茂,前面大河波光粼粼,一幢幢富有江南特色的房子依山而建,错落分布于大渡河边的青山绿水间,房屋四周是一畦畦绿油油的蔬菜、一棵棵含苞欲放的桃树和李树……近日,记者刚一来到峨边彝族自治县五渡镇先锋彝家新寨,就被眼前迷人的新农村景色所吸引。走进村子,只见村民们有的在播种,有的在采摘蔬菜,有的则在进行田间管理。“俗话说得好,近地家中宝,跨出门口就是菜园,要吃的时候摘回去就下锅,新鲜又方便。”一位正在地里摘白菜苔的村民笑呵呵地告诉记者,现在他们的日子过得这么好,得益于该县开展的彝家新寨“微田园”建设工作。
乐山市峨边县启动实施彝家新寨建设以来,已建成彝家新寨50个,新建和改建住房5800多户,惠及2.8万人,彝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为更好更快实现彝区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目标,该县2013年9月在五渡先锋、毛坪老丫等4个村寨启动彝家新寨“微田园”建设试点工作,引导农户合理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发展庭院经济,美化绿化家园。
据毛坪镇负责人介绍,该镇在“微田园”建设中根据农户房前屋后空地地形,采取石块堆砌、竹编打围、栽种风景树等方式,建成经济适用、自然美观的围栏。充分考虑海拔实际、土壤情况、群众喜好、季节因素,引导群众合理选择种植品种。同时积极邀请县上的专家深入地块进行技术指导。该镇在发展中依托龙头企业,免费为村民供种,并回收产品,在新寨中突出产业发展。同时以“微田园”建设为契机,推出“观山水、赏新寨、游田园”特色乡村旅游,已发展2家农家乐,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该县将彝家新寨“微田园”建设作为一项惠民工程,为实现彝家新寨“微田园”全覆盖,今年将加大建设力度,成立了“微田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发相关文件。按照“因地制宜、分门别类”的种植原则,将“微田园”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促进“家门口经济”发展。结合“机关进新寨、干部帮农户”活动,成立服务小组,形成县、乡、村三级干部“一帮一、多帮一”结对帮扶,通过定期不定期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对农户进行免费种植技术指导,引导和帮助群众建设“微田园”。在“微田园”建设中,该县突出“增”和“富”二字,努力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在群众种植蔬果等满足自身需要的前提下,想方设法帮助农户畅通销售渠道,解决剩余蔬果的出售问题,增加群众收入。利用“微田园”建设,积极鼓励农户以“生态、绿色”为特色,积极探索“微田园”乡村旅游,引导群众发展农(彝)家乐,发展壮大“微经济”,不断丰富“微田园”内涵。为鼓励群众发展积极性和创造性,峨边将整合各类资金投入“微田园”建设,今年将拿出20万元作为“微田园”建设农户奖励资金,重点打造10个“微田园”示范点。同时在示范点的建设质量上下功夫,深入推广发展态势较好的马铃薯、猕猴桃、高山蔬菜等特色种植业,使各具特色的“微田园”成为彝家新寨建设中的又一亮点。
新闻链接——
什么是“微田园”
“微田园”就是在已建成的彝家新寨,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充分发挥基层党团组织和青年志愿服务队的作用,引导带动彝家新寨群众合理利用房前屋后空地,种植瓜果豆菜,形成一个个“小菜园”、“小果园”,加快建设环境优美、产业发展、社会和谐的生态文明彝家新寨。“微田园”是当前我省新村建设的新指向,也是我省在继“新农村综合体”之后,在新村建设中的又一创新举措。
“微田园”以改善彝家新寨环境卫生、优化土地利用、方便群众生活、帮助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生活习惯为目标,遵循“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美观实用,群众自主”的原则开展。“微田园”建设事情虽小,但意义重大,建设“微田园”是建靓彝家新寨、打造“美丽新寨”、强化党团共建的需要,将有力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
乐山市彝家新寨“微田园”建设于2013年8月试点,11月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金口河区已有23个彝家新寨、1500余户建成“微田园”,取得明显成效。今年,我市在开展彝家新寨建设的“两县一区”将实现“微田园”全覆盖,全面加快建设环境优美、产业发展、社会和谐的生态文明新彝乡。(王永春乐山日报 记者 邓秀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