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峨眉山生物站因地制宜开展科普工作

24.04.2017  20:45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峨眉山生物站发挥技术和资源优势,围绕“绿色发展、生态环保”主题,以“科普+科研”“科普+教育”模式,组织系列专题科研、特色科普教育宣传活动,取得成效。

一、组织特色科普教育宣传活动

在科普月活动期间,峨眉山市第四中学组织了千余名师生在基地植物园开展“走进植物园,感受春天美”游学活动,这是基地植物园与该校共同设立科普教育与校外实践基地以来,已连续开展三年的校外实践活动。基地科普教员受邀为峨眉山市胜利小学师生举办了大熊猫、朱鹮等濒危动物保护讲座,通过主题讲解、视频放映、问答游戏等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乐中认知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受到师生们的欢迎。

二、开展实用技术推广

3月30日,在都江堰胥家镇进行了猕猴桃病害综合防控措施技术培训,科技人员系统介绍了病原菌的生存场所、传播途径和入侵方式,对我省当前猕猴桃主要病害溃疡病和早期落叶病发生情况和防治预案进行了讲解,鉴于溃疡病的危害性,应从品种、栽培措施、预防等各个方面进行防控,减少溃疡病的为害和蔓延。

三、举办科普教育基地论坛

3月26日,在峨眉山市举办濒危动物国际协同创新与科普教育基地论坛暨峨眉山熊猫大世界规划设计方案论证会。根据规划,科普教育基地和峨眉山熊猫大世界将建在由省资源院牵头建设的四川植物园动物迁地保育区内,将由峨眉山生物站、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与浙江大学共建,由企业投资开发。该项目的建成将在保护濒危动物的基础上,有效整合峨眉山生物站动植物优势资源,为进一步开展濒危动物科研和科普宣教提供综合性平台。

下一步,峨眉山生物站将继续把科普教育宣传作为常态化工作推进落实,通过形式多样的科普课程体验活动,把科普进校园活动在其他中小学、乃至幼儿园铺开,让大家感受到动植物的神奇与魅力,激发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让科普教育宣传收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