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挑夫的“棒棒精神”:负重前行 敢于担当

30.04.2014  22:37

中新社重庆4月30日电 题:山城挑夫的“棒棒精神

中新社记者 韩璐 刘贤

59岁的何绍祥工作时被人叫做“棒棒”。数天前,他不知道自己的名字会与“中国发展”这样的词语连在一起,并在媒体上广为传播。

4月27日傍晚,何绍祥像15年来的每一天一样,抓着一根挑货用的竹棒扁担,在重庆万州区码头找活儿。与平日不同的是,何绍祥碰到正在万州考察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他回忆说,当时总理接过扁担,看到扁担因年头久了已被磨得润滑,问他腰背怎么样,叮嘱他要注意身体。

据现场媒体报道,李克强说,中国发展有潜力,有韧性,最重要的是人民勤劳。推动中国发展需要负重前行、爬坡越坎、敢于担当、不负重托的“棒棒精神”。

当日,何绍祥忙着干活没时间看媒体报道。父母过世,两个孩子都成家立业,他与老伴俩人住在万州郊区。一天的工作从早上6点多出门开始,在码头替旅客、商人挑重物爬石梯,直到天黑回家,如果相熟的货主、搬运公司有货到,又立即出门干活,不分上下班。

像何绍祥一样的“棒棒”,在中国西部的山城重庆人数不少。装卸货物的繁忙码头、坡坎连绵的山城道路,为这些农村来的壮劳力提供了一份足以在城里维生的工作。

在重庆朝天门码头、火车站、商圈,大喊一声“棒棒”,总有三五个手持竹棒或木棒的汉子从人群中或角落里拥上来,问“挑啥子”、“去哪儿”,根据货物轻重、距离远近,三两句话谈妥价钱,挑起沉甸甸的担子就埋头往前赶路,爬坡上坎不在话下,直把雇主送到目的地。

你这东西至少有100斤,我收你30元不过分,都是辛苦钱。”熙来攘往的重庆火车北站广场,54岁的陈强贵推着送货车和一位带着三大麻袋服装的雇主还价。

陈强贵在重庆当“棒棒”已经15年。他的工具由当初的一根竹棒、几卷麻绳变成一个简易小推车。“推车更省力,也更能装货。几十斤的货,上了年纪总觉得吃力。”陈强贵笑称,自己是跟着潮流“与时俱进”。

陈强贵刚入行时,重庆当地电视台正在热播《山城棒棒军》,一部讲述“棒棒”故事的方言电视剧。他说,当时市民对“棒棒”认知度很高,那几年重庆的“棒棒军”人数增长不少,“很多年轻人也愿意当‘棒棒’,觉得虽然辛苦,但大家认可这个职业。

随着重庆交通日益完善、有车一族的增加,“棒棒”们的活计越来越少。“现在年轻人不愿意干这行,他们愿意学技术。”陈强贵说。

一根竹棒,一卷粗麻绳,一双胶布鞋,王平一身标准的“棒棒装备”,站在重庆最繁华的商圈解放碑等待“生意开张”。2013年10月,他从重庆江津区到主城打工。33岁的年纪在“棒棒”中实属年轻。

弟弟上了高中,父母因病在家务农。我出来打工,帮弟弟挣学费和生活费。”王平说。

之前一直务农,进城后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后来在街上看到有人当‘棒棒’,“觉得这个不错,不偷不抢,靠自己的劳动力挣钱”。

从一开始什么都不懂,到现在知道何时何地会出现需要扛货的雇主。半年时间,王平在解放碑商圈摸索出自己的“上班地图”。王平告诉记者,现在每个月能挣到2000多元,“好的时候,也会上3000”。比起以前在家务农每月1000多元的收入,他很满足。

数日来,成为舆论热词的“棒棒”们,仍然早出晚归地穿梭于大街小巷、石阶坡坎送货搬物。就像3年前,因数天苦寻失主而被评为“感动2011”全国网络人物的“棒棒”郑定祥,以及他那句名言“我们缺钱,但不缺德”引发热议一样,在经历了媒体轮番采访的波动后,何绍祥的生活又恢复平静。而正在广泛讨论的“棒棒精神”,在他心里就是“自立自强,吃苦耐劳,挣钱吃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