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收入增速近35年跑输GDP
13.11.2013 14:36
本文来源: 中小企业局
“居民收入35年增长71倍”这一消息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但实际上,过去35年,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年均经济增速高达9.8%,高于人均收入2.4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难跑赢GDP
在居民收入增速落后于GDP增速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占整个GDP的比重也在不断下降。长期研究居民收入问题的暨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统计学教授韩兆洲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劳动者收入占GDP比例来看,1978年广东省该比例是60.6%,2010年是44.4%,下降了16.2个百分点。
在该比例下降的同时,企业利润和政府税收等占比却不断上升。例如广东省政府税收占GDP比重在1978年是13.5%,而到2010年是14.9%。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教授表示,居民收入占比不断下降有几个原因,其中之一是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没有随着GDP的增加而增加。“我们的劳动生产率没有大幅度的提升,我们的技术创新没有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挂钩。”
其次,在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拉动的局面一直没有形成,出口贸易和投资的拉动更为明显。林江说,出口贸易主要是附加值比较低的加工贸易,所以出口的增长与居民的收入增加关联度不高。在投资方面,目前的固投主要是靠央企、国企在拉动,财富也就向他们倾斜。
居民收入远低于GDP增速,也反映了我国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领域都出现了明显的偏差。在初次分配领域,劳动者收入尤其是中低级劳动者收入增长过于缓慢,居民收入与政府、企业收入相比增长缓慢,垄断收益与资源收益被极不公平地分配。
在再分配领域,部分财税政策导致了财富的逆分配,本来应该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反而导致了差距的扩大;社保制度不完善,农民工等最需要社保的低收入者往往没有覆盖在内。
实际上,针对居民收入增速落后于GDP的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要实现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居民收入应该与GDP同步发展或者更快,这样才能让大多数老百姓更好地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韩兆洲说,目前国内很多地方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只有四成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都达到了55%,未来即便无法达到发达国家的55%,也应该争取向50%靠近。
南北省份差异大
梳理31个省(区、市)的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行的数据,去年上海、北京、浙江这3个地区位列前三名。其中,上海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达到了40188.3元,是唯一突破4万元大关的省份。
北京、浙江、广东这3个地区的收入处于“3万元梯队”。同全国24565元的水平相比,上海、北京、浙江、广东、江苏、天津、福建、山东这8个地区的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水平。
由于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也相当大。榜首的上海比榜尾的甘肃多23032元,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623元。高于全国水平的8个省份之中相差也比较大,例如同样沿海地区的山东就比上海低了将近1.5万元。
相比之下,低于全国水平的23个省份之间的差距并不算大,例如从第9名的辽宁到榜尾的甘肃也就7000元左右的差距。中西部不少省份之间甚至只有几十元的差距,如宁夏仅比江西少29元。
如果将各省的居民收入和人均GDP进行对比则显示,人均收入与人均GDP的排名大体上成正比,人均GDP排名高的地方人均收入相对也比较靠前,反之亦然。例如人均收入前八名均位于东部沿海地区,除了京、津、沪三大直辖市,还包括了浙江、广东、江苏、福建、山东5个沿海发达省份。
不过,人均收入与人均GDP并不一定成正比。例如内蒙古人均GDP高居全国第六, 但人均收入只位居全国第十,尚不及全国平均水平。天津人均GDP排名第一,但人均收入只位居第六,西部的陕西人均GDP位居第十四,但居民收入只位居第十八。相反,南方的广东和福建人均GDP只位列第八和第九,但人均收入位居第四和第七。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海东对本报记者指出,内蒙古居民收入远远落后于GDP收入,主要的原因是,当地经济增长长期过于依赖投资拉动,很多央企、大国企投资所带来的产值并没有转化为居民收入和当地居民的财富。
“大量的能源生产出来,GDP是增长了,但仔细分析GDP的构成后会发现,当地居民从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获益并不多。”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告诉本报记者,南北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经济和产业结构造成的。像内蒙古、陕西这些能源省份以及辽宁、天津这些以重工业为主的省份来说,主要是靠投资拉动和能源消耗为主,投资主体主要是央企和大国企,这样的模式产值确实很大,但老百姓从中取得的收入比重不会太高,这也就是外界通常所说的“只长骨头不长肉”。
“对这些地方来说,经济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GDP增长的速度。”丁长发说,相比之下,南方广东、福建、浙江等地以轻工业为主,非公经济占比较高,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的关联度也比较高,也就是“藏富于民”。
林江认为,第二、第三产业的不同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北方重工业省份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而南方广东等地第三产业十分发达,三产与居民的收入关联度更大。
“内蒙古属于欠发达地区,在发展的初始阶段,没有投资还不行。但这些投资如果对当地没有太多贡献也不行。因此对内蒙古来说,关键在于怎么样改变投资的主体和投资方式。”赵海东说,未来内蒙古必须要思考怎么样延长整个产业链,丰富产业结构,“培养一大批本土企业,形成在当地投资当地创富,而且把产值和利润都留在当地的小循环和大循环的结合中。”
本文来源: 中小企业局
13.11.2013 14:36
关于开展股权融资实操策略公益培训的通知
各中小微企业: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股权结构并持成都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