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从六方面加速新能源汽车发展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生产20692辆,销售20477辆,产销量已超过上年全年数量。“我们已从市场培育期转为发展期。”苗圩称,此次意见是在适应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状态基础上,对2012年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出台后必将激活市场活力,加速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
意见提出,以市场主导和政府扶持结合,建立长期稳定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体系,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其中,针对充电设施缺乏的问题,特别提出制定充电设施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将其纳入城市规划,并完善充电设施用地和用电政策,鼓励公共单位加快内部停车场充电设施建设。
激活市场,根本是要激活企业和消费者的动力。“引导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就是要让企业尝‘甜头’,比如商业场所可将充电费、服务费与停车收费结合给予优惠,允许有一定收益。还比如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分时租赁方式,探索新能源汽车发挥更大使用价值等。”苗圩说,针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也制定了补贴政策,并在此前免征购置税的基础上,对车船税、消费税等给予税收优惠。
意见提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新增或更新车辆中的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30%,对党政机关和公共机构使用新能源汽车等也做了比例上的要求。并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新能源汽车和充电设施标准、目录,破除当前存在的地方保护现象,规范市场秩序。
“我们将对示范城市进行动态管理,并对没有完成任务和出现问题的城市‘亮红牌’,对示范城市进行动态调整。”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说。
快评
发展新能源车
须打通“地方保护梗阻”
□南辰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坚决破除地方保护,统一标准和目录,规范市场秩序。意见中一系列剑有所指的举措,将有力维护市场公平,加速新能源汽车在全国范围的推广普及。
意见提出,各地区要执行国家统一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不得采取制定地方推广目录、对新能源汽车进行重复检测检验、要求汽车生产企业在本地设厂、要求整车企业采购本地生产的电池、电机等零部件等违规措施,阻碍外地生产的新能源汽车进入本地市场,以及限制或变相限制消费者购买外地及某一类新能源汽车。坚决清理取消各地区不利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违规政策措施。这一系列举措针对性强,核心目的就是尽快打通新能源汽车所遇的“地方保护梗阻”。
汽车消费的“地方保护梗阻”其实是个老问题。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汽车工业鲜明的“省域经济”特色,不管是出租车选购,还是公务车选购,本地产的汽车“占便宜”“总中标”已经成了“明规则”。其本质是地方政府部门出于拉升本地GDP、就业等因素考虑,用权力之手越位干预市场竞争,保护本地企业产品,歧视外地企业产品,造成市场被“地方保护梗阻”分割的乱象。
同样,在新能源汽车推广过程中,有的城市规定外地厂家如不在本地建厂就不采购其电动汽车;有的城市通过设置地方推广目录,变相阻碍外来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在本地销售,对国家的新能源技术路线造成干扰,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秩序造成干扰,更侵犯了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背后隐藏的“小聪明”不亚于当年山西修建的“窄轨道”,需彻底清除。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地方利益不应干扰全局利益。大城市管理者应当真正敞开包容的胸襟,一视同仁地让符合国家技术方向的各种新能源汽车按照市场规律一争高低。唯有如此,新能源汽车才能真正克服“地方保护梗阻”带来的“最后一公里”障碍,加速开进百姓家。
直击四大“痛点” 新政策力推新能源汽车“驶入”百姓家
“您会买新能源车吗?”如果回答“不会”,通常理由是什么?“太贵”“没地儿充电”……近一两年来,无论国家层面还是一些地方,对新能源车支持力度都挺大,但普通百姓买账的依然不太多。问题在哪儿?针对当下新能源车的种种“痛点”,最新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新政策开出“止痛”良方。
【痛点一】购车贵
新能源汽车有多贵?举个例子,比亚迪新能源车E6定价31万到33万元不等,可比的比亚迪S6定价10万到13万元。记者比较几家车企发现,新能源车定价通常是可比汽油车定价的2倍到3倍,即便减去补贴,仍然要高出60%到100%不等。
【新政】除此前已经出台的“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对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外,此番新政策还提出研究完善新能源汽车车船税优惠政策并做好减免工作,同时要继续落实好汽车消费税政策。
【点评】在高昂的电池成本无法迅速下降的情况下,政府推出税收优惠无疑将大大助力新能源车的推广。以10%的购置税率计算,光免征购置税,购买比亚迪E6这样的电动汽车,消费者就将少掏2万到3万元。不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说,从长远看,车企还是要通过降低电池成本,让电动车在经济上更具竞争力。当前,已有车企提出计划,用数年时间争取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也能具有价格竞争力。
【痛点二】充电难
尽管一些地方放出消息要大规模兴建充电设施,但受土地、产权等各种因素制约,未见明显效果。即便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普通居民要找到方便的充电设施都十分困难。一些4S店已经兴建的充电设备,由于输电线路等原因处于闲置,此类情况很常见。
【新政】此番新政策的25条具体措施中,有7条内容专门针对“充电难”,从城市规划、充电设施用地、用电价格、关键技术攻关到落实具体责任等各方面对加快充电设施建设提出指导意见;新政还提出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领域。
【点评】充电设备不完善,是新能源车推广的核心“痛点”。指导意见对用地、规划等都进行明确,但具体到操作层面,依然需要各地方出台细则。国家电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营销部高级工程师黄宇认为,充电设施的建设要征求产权单位的同意,这其中涉及安全、运行和管理等问题。目前,政府正在加大协调各项资源,北京市表示争取到2017年形成一些5公里半径的充电网络。
【痛点三】地方保护
想买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北京,不行!因为它没有纳入北京的新能源车推广目录。新能源车想进入某地销售,生产车企必须到本地投资设厂。这样的门槛,在很多城市并不鲜见。
【新政】新政策明确,各地区要执行国家统一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不得采取制定地方推广目录、对新能源汽车进行重复检测检验、要求汽车生产企业在本地设厂、要求整车企业采购本地生产的电池、电机等零部件等违规措施。
【点评】地方保护,令有实力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不能进入所有的试点城市,没有实力的企业即使有地方政策的支持,仍然不能生产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这不仅使得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规模无法扩大,车企也背负沉重的投入成本。去除市场上所有的地方保护主义,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空间将无可限量。
【痛点四】里程焦虑
电动车电池能量密度不高,导致市场上多数电动车续航里程依然偏低。目前国内续航里程最长的比亚迪E6一次充满电可行驶300公里,而其他品牌通常在100公里到200公里之间,有的甚至还不足100公里,难以达到消费者的要求。
【新政】新政策提出,通过国家科技计划,对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燃料电池、驱动系统、整车控制盒信息系统、充电加注、试验检测等共性关键技术以及整车集成技术集中力量攻关。
【点评】里程焦虑核心是电池技术水平问题。许艳华说,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寄希望于提高电池技术水平,尤其是电池材料技术进步。她透露,中汽协已联合一些车企成立动力电池研究院,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动力电池成本有望降低一半以上。
(新华社记者 华晔迪 张辛欣 杨毅沉)
公众五问新能源车
新能源车推广应用新政策出台,标志着中国新能源车已从试验期转向推广期。新能源车近了,社会大众对此又有哪些疑问?记者梳理公众关切,寻求解答。
能不限购、不限行吗?
“我买新能源车,能享受传统汽车没有的优待吗?”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已有优待。比如,上海购买新能源车,满足一定条件即可免费配给牌照;而在北京,参与新能源车摇号,中标几率大大高于传统汽车。
优待范围有进一步扩大迹象。新政策明确,实行差异化的新能源汽车交通管理政策。有关地区为缓解交通拥堵采取机动车限购、限行措施时,应当对新能源汽车给予优惠和便利。同时,改进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通过号牌自动识别系统对新能源汽车的通行给予便利。
动力电池安全吗?有污染吗?
新能源车电池安全吗?“经过这些年,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技术已有长足进步,电池、材料本身都具备阻燃技术,起火爆炸的风险已大大降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表示。
电动自行车上使用的铅蓄电池,其不规范的回收已被视为重金属污染的元凶之一。那么,电动汽车电池会带来新污染吗?“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经过国家级严格检测,其所含的化学物质均可回收。”比亚迪汽车新闻发言人李云飞说。
补贴会持续多久?
来自政府的补贴是新能源车具备一定竞争力的重要原因。这种补贴会持续多久呢?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单位联合发布的通知明确,新能源补贴时间表到2015年截止。
此番出台新政策明确,有关方面要抓紧研究确定2016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财政支持政策,争取于2014年底前向社会公布。“这意味着新能源车的补贴至少在2020年前依然会存在。”许艳华说。
有产能过剩的风险吗?
有人问,国家层面大力推广新能源车,会不会各地一哄而上,最终酿成产能严重过剩的恶果?
在许艳华看来,当前新能源车产能并不大,如果市场规模扩大,车企更多会对传统汽车产能进行改造,暂时无须担忧产能过剩问题。
记者注意到,新政策在培育市场上提出多项措施,如推广应用城市新增或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30%;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占更新车辆比例不低于30%。
中国有机会领先吗?
不少业界人士认为,相比传统汽车,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水平与国际最先进水平差距不大,最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从新能源车销量看,美国一年有10万辆,日本是4万辆,中国今年有望达到4到5万辆。”许艳华说,三国新能源车本质上没有太多差别,都处于初期阶段,中国确实有引领全球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