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大学生的寒假不“寒”
回家过年、充电学习、打工实习、社会实践……记者调查发现,“95后”大学生的假期生活充分体现了“我的假期,我做主”。丰富多彩、充满正能量的假期生活,让大学生们的这个寒假并不“寒”。
假期很忙 实习开拓眼界 满足兴趣爱好
寒假中,总有一些志在学技能、增阅历的大学生主动到机关单位、企业实习。记者调查发现,与过去的假期实习不同,大学生的实习不再局限于打工挣钱,开拓眼界、满足兴趣、注重体验成为新目标。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大三学生魏涛,1月24日-30日在一家美资企业实习,用他的话说,“就是想体会下跨国公司的运营情况和文化环境。”
回想起在香港铜锣湾某公司实习的一周,魏涛对公司热情的氛围印象深刻。“公司主要以部门为单位来运营,所以部门内特别看重员工的合作,团队协作是第一位的。”
而最大的收获就是理财知识的丰富。实习前几天,魏涛和另外几十位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学子们一起了解了保险公司如何运营、有哪些项目产品、股票投资怎么做,以及如何为客户理财等。最后两天,公司把实习生们分成几个小组,每组8人,进行一个理财规划的比赛。“除去白天上班,我们小组熬了两个晚上才做出了规划的PPT,大家一起讨论交流,最后8个小组轮流上台汇报,导师来打分,这个过程很折磨人,但也很锻炼人。”
在IFS国际金融中心的某服装店做兼职销售员的乔依,是成都理工大学传艺学院新闻专业的大三学生。从去年暑假开始兼职打工至今,她的想法已发生了变化。“以前可能单纯为了挣钱而工作,现在更注重个人发展,什么是最适合的,怎么发挥长处。”
乔依已经决定考研,她已经把兼职的岗位当成试验场,从中去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不管今后从事什么工作,提高个人魅力和素质,这点都是相通的。”
假期很实 几千支社会实践团队活跃城乡
寒假期间,川内高校几千支社会实践团队活跃在城乡。
春节前,西南石油大学黎明协会社会实践队走进新都状元街社区,教社区老人进行电脑的一些基本操作。“哎,娃娃儿,我怎么用电脑给孙孙发邮件呢?”状元街社区73岁的谢忠书问。面对谢忠书老人的问题,志愿者廖星马上走上前去讲解:“爷爷,我们可以用QQ邮箱发。”说罢,廖星用电脑给谢忠书老人操作了一遍。
实践队队长安容说,给老人进行电脑培训,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也可以使他们跟上时代,能够使他们多一些与子女之间的共同语言。
长期以来,实践团队都会对自己活动开展的情况和社会反响进行后期调查。今年,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的“珍查团”,针对大学生短期支教这一类型实践活动开展的后期情况进行回访调查。
志愿者们对雅安市斗胆社区居委会和飞机坝社区等地的支教负责人进行了走访,并对附近的居民、商户等进行了调查,收回近百张调查问卷。问卷反应,短期的支教活动为孩子们开阔视野、了解外面的世界架起了一座桥梁。“调查反映出,只有相关团队与学校形成长期合作关系,才能共同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假期很暖 找到故乡的归属感
2月4日立春,西华师大近300名留校学生齐聚华凤校区食堂,和老师一起吃团年饭,还领到压岁钱。
从老师手中领到红包后,30名外国留学生非常激动。来自老挝的安丽急忙把同桌的红包“收”过来,摊成扇状,并摆出多种姿势,和身边的同学自拍,然后发到朋友圈。安丽说,老挝也有类似于中国春节的节日,在4月14日至16日,习俗类似中国云南一带的泼水节。老挝的“春节”没有发红包的习俗,因此,这是她第一次收到压岁钱。
比起少数留校的学生,川内高校回家过年的大学生们仍居多数。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大四学生沈彬彬的家乡行别有一番趣味。
沈彬彬的家在浙江绍兴市柯桥区霞堡乡。回家后,听闻老家正在组织重修编撰《沈氏宗谱》(后简称“家谱”),他决定好好了解家谱。
族中老人告诉他说,家谱不能随便翻阅,为显庄重,需要焚香礼拜之后方能观摩。在观摩学习中,沈彬彬了解到霞堡沈氏溯源可至周朝文王最小的儿子姬载,因分封至沈国而开沈氏之先河。
叶落方知归根。沈彬彬说:“通过寻找家谱,不仅是对中华文化传统文化的继承,更让我知道了祖上的前世今生,也让我对故乡产生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