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136万元奖励“资格”家庭农场

29.07.2014  16:38

家庭农场不是换了“马甲”的种植大户

本报讯(王泽会 记者颜婧)7月24日,丹棱县召开家庭农场工作推进会,现场兑现该县2013年度家庭农场奖励政策,共有45个家庭农场和10个“五好”家庭农场获得136万元奖金。值得关注的是,10个首次评选出来的“规范管理好、规模经营好、技术示范好、品牌创建好、综合效益好”的“五好”家庭农场,将承担起引领当地家庭农场发展的任务,“以防止家庭农场仅仅是换上‘马甲’的种植大户。”“五好”家庭农场主、绿之润家庭农场负责人宋舰英领到近10万元奖金,领完奖就赶着去自家葡萄园检查大棚地膜:“这几天雨水多,必须要保证收成的质量。”宋舰英是丹棱县首批注册家庭农场的,他说:“今年100亩葡萄收入有望达到400万元。

据丹棱县委副书记郭红介绍,该县近年来探索“一业一园”、“大园区、小业主”模式,有了一定效果,但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仍然偏低,小农生产理念制约全县农业发展。她坦言,家庭农场模式的出现,能破解这一瓶颈,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等问题。以宋舰英为例,他在租用村民田地同时,将村民返聘到农场干活,最忙时聘请的村民有100多人。据悉,丹棱已有成功注册的96家家庭农场。

但是,“如何让‘家庭农场’有别于过去传统的‘种植大户’,仍在摸索。”郭红坦言,大部分家庭农场主的前身都是种养大户,这就必须在要素保障、政策激励、服务管理等方面创新各项机制。丹棱县农工委主任徐卫斌告诉记者,“刚开始要鼓励种植大户转型,但不是换个牌子就算了,而是应该成为有别于种植大户的高素质‘正规军’”。他认为,家庭农场应在具备大户规模化的同时,也要形成标准化、品牌化特色,并能整合带动更多的农户。

丹棱每年拿出200万元专款用于支持家庭农场建设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建设,并采用以奖代补、项目支持等方式加大支持力度。同时,以新选出来的10个“五好”家庭农场为范本,围绕“四有五化三效益”的目标进行打造,“即农场建设时‘有规模、有标牌、有场所、有配套’,经营管理中实施‘生产集约化、管理科学化、营销网络化、技术标准化、产品品牌化’,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