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12家市属国企纪委书记大调整
成都启动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国企纪委书记任命不再企业说了算
制图 余进
核心提示
杜绝腐败
为杜绝类似腐败案件的发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市纪委监察局会同市国资委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市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从国企纪委书记的选拔、分工、薪酬、考核等多个层面保证纪委书记敢于、善于监督国企一把手。
再过几天公示期,成都公共交通集团公司和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两家国有企业的纪委书记将正式到任。自此,从去年年底开始的12家成都市市属国有企业纪委书记大调整全部完成。
事实上,这不过是市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一个篇章。
从市属国企专职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的配备,到对市属国企纪委书记的统一管理、统一选拔、统一薪酬,一场力度空前的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正在全面推进。改革的目的很明确:提高国有企业纪委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让国企纪委书记敢于、善于监督国企一把手。
背景
5家国企负责人被查暴露监管问题
近年来,由于国有企业的监督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国有企业俨然已成为腐败案件的“高发区”。2012年以来,成都市先后查处了工投集团、兴蓉集团等5家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这些腐败案件的发生,暴露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设置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职责任务不明确、监督力量薄弱以及国有企业纪委书记不敢、不能、不会监督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为杜绝类似腐败案件的发生,除了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成都开始寻求从纪检监察体制上寻求突破口。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市纪委监察局会同市国资委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市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国企纪委书记的选拔、分工、薪酬、考核等多个层面保证纪委书记敢于、善于监督国企一把手。
选拔
国企纪委书记不再由企业提名
今年初,市纪委法规室主任赵明国被任命为成都市建工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董事。和他的前任不同的是,赵明国并非由建工集团董事长提名产生、也不是从建工集团内部提拔的。
此前,国企的纪委书记大多由企业董事长提名,他们从企业内部产生,对企业知根知底,但正因为这种“身份”,也容易造成纪委书记不敢、不愿、甚至不懂监督企业的一把手。
因此,新的改革率先在国企纪委书记的提名、任命程序上寻找突破口。根据最新的规定,“市属国有企业纪委书记职位出现空缺时,不再由企业提名,而是由市国资委提出人选”。市纪委将对市国资委所提人选的政治品质、能力素质、工作经历等进行严格把关。纪委书记由市纪委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国资委考察后,由市国资委党委任免。
与此同时,企业纪委办理重要信访举报和查办案件工作受市国资委纪委直接领导。企业纪委可以直接向市国资委纪委报告企业发生的重大问题。市纪委专门建立市属国有企业纪委协作组,实行办信办案、干部选任、考核评价等的统一指导和协调。
交流
避免“近亲繁殖” 同一职位5年须轮换
为避免“近亲繁殖”,国企纪委书记不仅不能在本企业内部产生,还须实行定期交流任职。根据《意见》,纪委书记在同一企业同一职位连续工作满3年的应当交流、满5年的必须交流;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门负责人在同一职位工作满10年的必须交流。
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场纪委书记的“大调整”,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市国资委纪委综合处负责人透露,今年以来,全市对12户市属国有重要企业的纪委书记进行了集中调整。而对成都建工集团、市兴蓉集团等发生重大腐败问题的企业,则直接从市纪委监察局、市委组织部、市国资委选派了5名干部担任纪委书记。其余企业原任纪委书记全部实行交流任职。
分工
成都公交集团原纪委书记郭强也在这次交流任职中,于今年2月被任命为市文旅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此前,他在公交集团担任了7年的纪委书记,同时分管公交集团“服质部”。这是公交集团中最繁琐、也最爱出问题的部门,小到公交车的清洁卫生,大到一些纠纷的处理,他都得出面。“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双重身份,让纪委书记的主业无法突出。
到任文旅集团后,虽然还是任纪委书记,但郭强不再有其他分管事项,纪检监察工作成了他唯一关注的工作重点。
这样的转变也是此次成都国企纪检改革的一大亮点。按照《意见》,企业纪委主要负责人要按照职责任务要求认真履职尽责,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分管或履行监督职责相冲突的工作。此外,纪检监察机构的三大主要职责也进行了明确:监督、协助、办案。其中,“协助”并非指协助企业经营管理,而是专指“协助企业党组织抓好下属企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对所属企业班子及其成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考核评估。”
“对于国企这类讲究产出的企业来说,纪检确实是个长期被忽视的力量。”据市国资委纪委综合处负责人介绍,此前,市国资委监管有14户国有企业,有12户设立了党委和纪委,这12户国企的二级企业,专职纪检人员每户平均不到1人。新的改革无疑是为国企的纪委书记们“净身”,让他们专注于“纪检监察”的主业。
此次改革还对国企监察机构的人员配备进行了规范。要求设党委的国有企业设纪委书记1名、纪委副书记1名;设纪检监察的,其负责人由纪委副书记兼任。配专职纪律检查员2~4名。设党总支或支部的国有企业设专职纪律检查员1名。
考核
纪委书记拿多少钱
今后企业说了不算
比起选拔方式、工作职责,薪酬和考核方式往往更直接地决定了工作目标和方式。今后,纪委书记们的薪酬将不再由企业自主确定。
根据《意见》,国企的纪委书记将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统一薪酬。市国资委纪委负责对企业纪委书记进行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工作,并依据考核结果确定薪酬、评优评先和职位晋升。市国资委纪委将根据考核结果,给出各个纪委书记的薪酬系数,由企业按标准执行。薪酬发放不受企业干扰。同时,纪委书记原则上由企业同级党委副书记兼任,排名位列总经理之后,同时进入董事会兼任董事,增强监督的权威性。
此前7年国企纪委书记的经历,让郭强更明白国企纪检的问题和难点。他认为,长期以来,国企纪检监督都存在“上级监督很远、内部监督很软”的问题,“这一远一软造成了前两年个别国企领导人员腐败案件发生。”而新的改革举措,一方面厘清了国企纪委和上级纪委的关系,解决了“远”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厘清了国企内部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解决了“软”的问题。
理顺各种关系后,未来的工作,更考验纪委书记们的能力。郭强说,当了7年国企的纪委书记,“现在有种火落在了脚背上的感觉了。”(记者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