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开展柞蚕生产试点工作
柞蚕是我国古老的传统特色产业,为充分利用四川丰富柞林资源,四川省拟打造以达州、巴中、广元、绵阳为重点的川东北柞蚕产业带,作为十三五产业扶贫项目之一。5--6月达州市分别到河南及巴中市考察学习柞蚕产业,根据达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在考察报告上的批示“可先选择适宜点试养,再总结推广”,按照省、市蚕业管理部门的安排,我县今年秋季率先开展了柞蚕生产试点工作。
一、高度重视,立即调研
按照省市要求,宣汉县蚕桑站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专人对全县青杠林资源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宣汉县黄金镇青杠林资源十分丰富,可以当年开展柞蚕生产试点工作。
二、勇于承担,迅速规划
根据达州市蚕业管理站安排,2015年秋季柞蚕生产试验确定在宣汉开展,具体实施单位为宣汉县蚕桑站。任务下达后,宣汉县蚕桑站主动出击、迅速规划,计划在黄金镇慈竹村四社(小地名为慈竹湾),利用该社集体青杠林30亩开展试点工作,计划试验蚕种一斤。
三、落实责任,主动出击
本次柞蚕生产试点距宣汉上世纪七十年代发展柞蚕已有四十余年时间,技术经验基本为空白。为此,我们积极谋划、潜心研究。一是落实责任、明确分工。蚕桑站成立了以徐晓军为组长、刘毅为副组长的柞蚕生产工作小组。成立了以刘光尧为组长、邱云为副组长的柞蚕生产技术小组;二是聘请专家、集中培训。通过市蚕业管理站邀请河南省蚕业站原站长郑作运研究员、巴州区蚕桑站站长、高级农艺师鲜晓波,于8月10日在黄金镇政府会议室开展柞蚕生产技术现场集中培训;三是参观种场、借鉴经验。蚕桑站于8月25日组织技术骨干到通江县柞蚕种场参观学习。了解柞蚕生活习性,学习柞蚕生产技术,确保本次柞蚕生产试点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目前,柞蚕生产试点工作正有序推进,8月25日在巴中市通江蚕种场出库柞蚕种1斤,26-27日收蚁,现已经进入三龄期,生长良好,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