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桥客机险相撞事故:塔台空管非唯一责任方

16.10.2016  04:31

  央广网北京10月15日消息(记者张闻)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10月11号中午,上海虹桥机场发生惊险一幕,一架A320客机在滑出跑道,即将起飞时,发现一架A330客机正在横穿跑道。发现这一情况后,A320客机紧急起飞,从A330上方掠过,避免了相撞事故。

  昨天下午,民航局召开紧急安全视频会,通报了“10·11”事故调查的初步结论。这是一起塔台管制员遗忘飞机动态、违反工作标准造成的人为原因严重事故征候。事故中两架飞机垂直距离最短仅19米,翼尖距13米。330机组存在SOP问题;320机组处置果断操纵正确,避免了事故。

  10月11号,东航飞行员准备驾驶A320执行MU5643航班,由上海虹桥起飞,将147名旅客送往天津。11:54飞机在晚点了19分钟后,接到塔台指令开车滑出。12:03塔台指挥飞机进跑道36L,机组在执行完起飞前检查单之后进跑道。12:04塔台指挥:跑道36L,可以起飞。然而,就在飞机滑跑速度达到110节(每小时200公里)左右时,机长突然发现有一架A330正准备横穿36L跑道,在立即让中间座询问塔台时,机长观察并确认该A330飞机确实是在穿越跑道,此时飞机速度已达130节(每小时240公里),千钧一发的时刻,机长短暂判断减速刹车,很有可能因距离太近停不下来,而此时飞机速度已接近抬轮速度,加速起飞才可能避免相撞。于是决定以最大推力带杆起飞。

  而此时,东航MU5106航班正载着266名旅客从北京飞抵上海,得到空管指令穿越跑道前往航站楼停靠。就在穿越36L跑道过程中,MU5106航班机组也发现有飞机正在滑跑起飞,立即加速滑行以尽快脱离跑道。最终,东航A320飞机从A330上空飞越,成功的让439条生命避免了可能的事故。

  尽管没有造成实质性的损失,但“10.11”事故所暴露出的安全隐患依然令人心惊。经过4天的调查,民航总局给出的初步结论,定性事故为“人为”,而第一环塔台管制员的责任不可推卸。绝大多数公众对于空管知识几乎为零,人们首先疑虑的就是,在起降繁忙的大机场,由人工处理调度,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而塔台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又是怎样的?

  对此,《航空知识》杂志副主编王亚南进行了如下科普:现在塔台的空管人员的工作主要是,计算机提供一些辅助信息,但是人工提供决策信息,所有指令都是由人工发布会的,但是做出指令的依据是在电脑屏幕上看到的电子地图和机位的实时信息。但是在这样的决策过程中,由于航班过多,起降频次非常繁忙,所以人工决策时是有可能出现偏差的,这并不是一个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情。

  事实上,为了规避安全隐患,在我国的塔台管制员实施双岗制,而在民航总局给出的事故调查说明中,双岗制落实不到位恰恰被重点提及了。王亚南表示,民航在空管这个岗位上是要求双岗制的,一个人发出指令另一个人要负责监督的两个人共同来决策那么在这次事件中,很有可能就是双岗制的流程没有履行到位。

  细读民航总局给出初步调查处理结果,塔台空管并不是唯一的责任方。330机组同样存在观察不周问题。而且不按规定,关闭了应答机。正如《航空杂志》副主编王亚南所说,没有一起事故是由独立因素构成的。

  王亚南表示,没有任何一起事故的征候是独立因素构成的,比如穿越跑道那架飞机在穿越之前他们可能也没有仔细观察跑道,如果观察跑道,一定会发现有另外一架飞机,已经进入滑行姿态。现在还有一种说法,机组关闭了应答机或者是其他因素,没有及时显示在空管人员的显示屏上,所以可能导致空管人员没有及时监控到,造成指令的偏差。

  回顾事件始末,分析疏漏原因后,人们也在考虑,人为决策很难万无一失,在大型机场,更多的借助数据手段管理飞机起降,是否存在可能?王亚南这样解读:北上广深机场的繁忙程度达到了非常高的级别,空管人员的工作负荷非常之大,虽然有一些辅助的手段,但是因为信息实时采集,有的地面设备他的效率并不是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做大量决策时有可能会出现偏差,所以技术的升级也是可以考虑的手段。这种升级可以为空管人员帮助他们在决策的时候不用承担这么大的压力。

  来源:央广网

责任编辑:瞿崑 SN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