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要建中国南方肉牛产业高地 牛气何来
本报记者 李淼 吴亚飞
6月29至30日,川南小城筠连县,“牛人”云集。
来自农业部、中国农大及中国南方肉牛产区十多个省上百位的业界顶尖专家齐聚一堂,共商中国南方肉牛产业发展大计,目的明确——寻求拉动肉牛产业止跌回升,“拯救”中国牛肉市场的良方。
宜宾版的“肉牛适度规模养殖模式”成为这次中国南方肉牛产业发展研讨会的关键词,备受推崇。会上,宜宾牛气十足定下发展目标:努力打造成中国南方肉牛产业发展高地。
宜宾敢于扛起“牛”界这面产业大旗,凭什么?
A抢抓“牛”机遇
全国牛肉年缺口250万吨
产区渐向南移
这几年,筠连县筠连镇五丰村的资深“牛倌”赵阳均可谓发了一路“牛财”——
国内牛肉价格连续10多年以20%—30%,甚至50%年增速持续攀升,达到如今每公斤60多元,让不少人惊呼:“牛魔王”来了!
背后其实是最简单的经济法则——供求失衡。“全国每年牛肉市场缺口达250万吨。”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兵海教授指出,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已存在多年的“牛肉荒”。
曹兵海调查显示:曾经为中国人生产了30年牛肉的东北和中原产区,因牛肉价走高,不断杀母牛满足市场,加上养牛效益不如打工,养牛户不断减少,加上国外供应量同样有限,中国牛肉已陷入供不应求困境。
吉林财经大学副校长张越杰研究发现,牛羊养殖对草原生态威胁日益严重,中原养殖成本攀升、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凸显,当前在南方特别是山区发展肉牛产业,将是填补牛肉市场缺口的最优选择。
瞅准机遇,6月底,宜宾市主要领导带队专程拜会农业部,谋划肉牛发展正是重要目的。“巨大的市场空间和产区转移的档口,让宜宾下定决心做大这篇‘牛文章’。”宜宾畜牧水产局局长罗才源说。
B找准“牛”底气适度模式堪比日美
养殖条件得天独厚
要发“牛财”,宜宾绝非一时兴起。
五丰村是当地有名的 “牛村”,全村370户农户有260余户养牛,每户并不多,平均只有八九头,散落在山脚各处。
农家自发形成的乡土养殖模式,却引起了权威专家们的极大兴趣。2个月前,曹兵海专程打“飞的”来考察,很是兴奋。在他看来,宜宾这种适度规模养殖模式资源利用高、成本低,最能挣到钱,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肉牛发展的最佳模式。
曹兵海调查过美国、澳洲、巴西、阿根廷等肉牛养殖大国,适度规模是共性。
曹兵海把宜宾养殖模式定义为“山繁川育,藏牛于户”,已远远走在南方各省前列。“这种模式可持续、可复制,且有机循环,不会污染环境,适宜在南方产区推广。”四川农业大学教授王之盛表示,这也是此次研讨会的召开重要原因。
不仅养殖模式具有“国际先进范”,宜宾还有雄厚的基础:本身是川南黄牛和宜宾水牛主产区,有4个县被列入四川肉牛标准化生产基地县,现有肉牛43万余头,其中能繁母牛18.5万头,川南第一。“得母牛者得天下。”王之盛认为这是最宝贵的家底。
还有得天独厚的养殖条件:四季常绿,348万亩草山草坡可提供充足的饲草饲料;地处川滇黔省交汇,可利用资源丰富。此外,居全国地级市首位的酒糟产量,是宜宾的“独门武器”。高县“牛倌”邱龙算过一笔账:改良后酒糟在肉牛日粮中可以代替50%左右,降低养殖成本约30%。而宜宾每年现有可利用酒糟250万吨,可支撑出栏肉牛50万头以上。
C拿出“牛”举措
打出发展组合拳
锻造农业新名片
5—10年,把牛羊产业作为贫困山区精准扶贫支柱产业,建成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牛羊生态养殖和精深加工基地,继而努力成为中国南方肉牛产业发展高地,争当南方肉牛产业 “火车头”——研讨会上,宜宾刷新发展新定位。
宜宾加足马力:2014年,宜宾在全省市州率先编制 《牛羊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总投资32亿元,重点在5个山区县发展肉牛产业。随后,打出一套“牛氏”发展组合拳——
7月1日,在川南肉牛交易市场,筠连县腾达镇向阳村农户李杰顺利卖出一头600多斤的牛犊,只交了25元的交易费。这正是宜宾用生产前端连接市场前端,建设起川南首个正规肉牛交易市场。
为解决“后顾之忧”,一批精深加工项目悄然崛起:“好牛旺”公司成为五丰村的主要客户;腾达镇10吨干巴牛肉项目成功打造出 “乌蒙牛旺”等特色品牌,成为就地加工营销“主力军”;具有国际水准、全产业链发展的长宁九牛公司正加紧建设。
提高标准化养殖水平、改良品种、加大适用技术推广、建立追溯体系、与中国农大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宜宾正多措并举。“更要着力打造地域公共品牌,让人家一品尝就知道这是宜宾牛肉味道!”曹兵海建议。
占领高地,还需要“牛”政策。罗才源介绍,为保存量,宜宾将实施每只800元的产犊补贴;为促增量,对一般农户引种母牛补贴1500元,建卡贫困户则补4000元。同时,还发放每平方米100—200元左右的圈舍补贴,砸下“真金白银”,核心目标是引导适度规模户和家庭牧场大力发展。宜宾市领导告诉记者,要把宜宾肉牛锻造成为宜宾白酒、宜宾茶叶之后的第三张农业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