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谷创新 塑造绿色环保生态水电站

11.09.2014  12:22

        9月中旬,大渡河安谷水电站,虽然厂坝施工已经完成,水电站现场仍是一片繁忙,十几辆卡车在工地上穿梭,这里是厂坝旁复耕的现场。

        大渡河安谷河段的洲岛密布,水生生态、陆生生态和湿地生态交织,生态敏感。通过兼顾湿地生态与河坝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水电七局通过技术和理念创新将安谷水电站建成一座绿色环保水电站。发电、节能、环保、防洪……安谷水电站建成后,不仅为乐山发展提供电力电量保障,还将美化沿河两岸的生态环境。

        安谷这座绿色环保生态水电站是怎么炼就的?

        环保理念塑造生态水电站之魂

        由于安谷水电站地理位置特殊,处于乐山市的旅游走廊上,复杂、脆弱、特殊的开发环境,让电站的环境保护受到了高度关注,对生态的要求更为严苛,如何建设成为一个生态环保电站?这是水电七局建设者们思考的问题。

        最终,在通过一系列的设计优化后,在中国水电建设历史上,首次针对性极强地提出了“左侧河网保护与河流生境营造、设置仿自然鱼类通道和鱼类增殖放流站、建生态小机组向泄洪渠下泄生态流量等生态环保措施”,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

        增设的1.2万千瓦生态装机可谓一举三得,既可以增加下游生态河道的流量,满足湿地的滋养所需;又可以确保库区水利资源的有效使用,使发电总量增加8千万度/年。

        翠绿色的河道两旁,绿树成荫,百鸟群飞……在安谷水电站旁初步形成的生态湿地里,一幅幅环境优美的画面让人目不暇接。地处峨眉山东麓的安谷水电站,若天气晴好时,峨眉金顶和沙湾美女峰等美景也将尽收眼底。安谷水电工程建成后,大坝上游将形成100年一遇的防洪体系,下游也将形成20年以上的完整防洪体系,使河段全面达到防洪标准。

        在具体施工中,安谷砂石加工系统在减少扬尘和污水排放等各方面也下足了功夫。

        干净整洁的路面、醒目的标语、清晰的组织结构示意图……踏入安谷水电站砂石拌和工区,一切井然有序,俨然就像工厂的生产车间。“我们这里的生产废水通过‘三级’物理自然沉淀处理之后,每公斤水为70毫克的悬浮物,完全能达到国家废水排放标准。”中国水电七局五分局局长陈雁高说,“三级”物理自然沉淀即通过“三级自然沉淀池德瑞克水处理器 澄清水处理器”的工艺,以达到生产废水的合理排放。

        除对进入破碎机的原料进行“保湿”喷淋洒水外,还为筛分楼穿上了“外套”,使得整个筛分楼封闭起来,这样就防止了筛分扬尘进入外部环境中。由于良好的封闭措施,干筛系统扬尘基本全部控制在系统封闭车间内,有效地降低了粉尘污染。

        安谷水电站也重视珍稀鱼类的放流。目前,安谷水电站投资建设的3500万元的鱼类增殖放流站已基本成型,近日向大渡河放流了18万尾珍稀鱼苗,未来还将连同沙湾水电站一道每年向大渡河放归鱼类30万尾。

        技术创新为生态水电站保驾护航

        在水电施工中,一期围堰防渗墙至关重要,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成本控制有着全面、持久的深度影响。

        水电七局所完成的防渗墙,在大渡河流量超过4500立方/秒、基坑开挖深度超过30米的“高压”考验下,防渗效果近乎是滴水不漏,是安谷基坑开挖得以顺利展开的、地地道道的“保护神”,它从根本上解除了基坑开挖对渗漏的后顾之忧。

        安谷水电站基坑另一条爽心悦目的线条,就是全方位、大断面的预裂爆破。密集的预裂孔,平整的预裂面,构成了优美的基坑整体框架。

        安谷水电站尾水渠底板岩石为粉砂岩,属于次坚硬岩石,再加上开挖方量增大,工期紧,施工难度大,特别是安谷水电站尾水渠底板面积约30万平方米,相当于42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这么大的面积,如果超挖1厘米,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将产生巨大的损失。

        一种新兴的施工工具强力松土器在石方开挖中得以应用。

        中国水电七局三分局局长、安谷项目经理何勇表示,强力松土器主要靠自身动力钩子产生大于岩石极限抗压强度的压力,对岩石进行极限破坏,有效保证了移民点居民房屋及人员、罗安大桥、尾水渠两岸边坡的安全,并为今后国内外高强度、高精度的石方开挖施工积累了经验。

        设计优化创新在前期工程建设中,取得明显的多重效益——既加快工程进度,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又降低了工程成本。

        在工程实施阶段,水电七局表现出了高度的技术敏感性,及时发现设计缺陷、强力主导设计优化:如将泊滩堰过水断面为隧洞混凝土修改为明渠施工,既保证了施工工期,又减少投资千万元;对导流明渠,既进行了设计支护形式优化,将大量钢筋笼支护改为连砂石砼和耐特笼支护,又进行了施工组织优化,并适当调整生态河走向轴线,减少了表土开挖25万多立方米,减少土夹石开挖143.7万立方米,减少砂卵石填筑28万立方米,这一系列优化,既降低了施工强度、难度,确保了工期,又降低了工程造价。

        “安谷创新”不仅引领着国内外同类型水电站的发展,还塑造了一座绿色环保水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