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各奔天涯 老师依然心有牵挂

14.04.2014  10:12

      记者 钟帆 王玥 摄影 黄瑶

  “4·20”地震发生次日,两名芦山中学高三的学生来到川报全媒体中心记者站,拜托记者帮忙寻找14位未联系上的同学,一起去西财复课。由此,全媒体中心发出一封“鸡毛信”,通过网络、报纸等平台找到了这14名学生,让他们踏上了继续学业的旅程。

  时隔一年之后,记者再次来到芦山中学。再见“鸡毛信”中同学们的班主任夏老师,她一提已毕业的学生,就止不住地流泪,“孩子们现在都各奔天涯,我很想告诉学生们,成绩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你们非常善良、懂事,一定会有好的未来。

  记者探访

  芦山中学校园 不见地震留下的伤痛

  “等下去打篮球”、“买点好吃的再回家吧

  “地震后一星期,部分学生开始在板房、帐篷里上课,5月,学校已经全面复课。”芦山中学校长杨元明说,为了完成9月1日全部学生搬进教学楼上课的任务,学校加班加点的对学校教学楼、宿舍、食堂进行加固维修,终于在震后的第一个新学期,让所有学生都在教学楼里开始上课。

  如今,想要进入芦山中学,门卫会对来访者详细盘问再登记,才准进入校园。

  校园内不见活动板房、教学楼墙壁上不见裂缝、篮球场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温暖,一切正常的好像这里什么都没发生过。下课铃一响,楼道里走出许多学生,说说笑笑,“等下去打篮球”、“买点好吃的再回家吧”成了他们现在议论的话题。

  那批去西财复课的学生如今都已经离开校园,一批新的学生步入高三准备冲刺高考。发出“鸡毛信”召集同学的孩子们,现在也已经各奔东西,有的读了大学、有的读了专科、有的直接步入社会开始工作。

  老师回忆

  曾经那些学生 新年给了老师一个惊喜

  “好像又回到了以前一起上课的时候

  在夏老师眼里,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区别就是要有责任感和倾注更多的爱,而她却自认为不适合当一名班主任,“首先是因为我身体不好,再次是因为我太感性了。”夏老师第一次当班主任,就将这51个孩子从高一带到了高三。

  如果抛开学习成绩,孩子们都非常优秀,夏老师说孩子们善良、懂事,为了帮家里分担负担,孩子们每到假期都会外出打工,“端盘子、做手工、开网店,孩子们会做很多技术活,真的非常棒。”“一些比较活泼的孩子会经常和我联系,向我倾诉工作中的困难,而一些比较内向的孩子和我的联系比较少,但他们会悄悄地给我写信、留言,大家的感情还是很深的。

  2014年新年一个学生给夏老师打电话,约她出来说要给她一个惊喜,待夏老师一到场,才发现班里大部分的学生都已经到场,“好像又回到了以前一起上课的时候”。

  校长感触

  去西财复课后 学生们更懂得了理解

  “再回来面对困难,就觉得世间一切都不艰难、不冷漠了。

  回忆起去年的地震,芦山中学副校长杨洪哽咽了很久,说出一句:“像是过去了很多年,每次回想起心里就像落了块石头。

  2013年4月23日下午2时30分,小雨,芦山中学高三的学生踏上去西财复课的旅程。“393名学生,31位教职员工,由我带队赶往成都,当时的心情就像失去父母的孩子。”此后一直到6月10日,杨洪就带着他的学生们在西财冲刺高考。

  学生们变了,这是夏老师来到西财后的感触,“懂得理解别人,不叛逆了。”但学生们的压力也大了,“说实话我们的学生成绩不好,来到西财这样的好学校,又被提供这么无微不至的帮助,学生们总觉得有愧,再想到家乡受灾的亲人,愧疚感就更大。”很多学生向夏老师吐露心声,虽然知道已经来不及,但也有了考上好大学的愿望。“在西财度过了近两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让大家有了勇气。”高考完以后,夏老师和同学们返回芦山重建家园,“再回来面对困难,就觉得世间一切都不艰难、不冷漠了。

   夏老师给学生的一封信

  写给我最最亲爱的学生们:

  说好一人给你们写一封信的,可老师偷懒了。呵呵……原谅我啦!

  你们是我当班主任的第一届学生,也是我最了解的学生。三年来,我们共同经历了太多太多,有欢笑,有汗水,有泪水……那些都是我们共同的美好回忆,正是有了你们,我们才一起成长,不断成熟,还成为了朋友!

  去年4月20日那天,一切计划都打乱了。可正因为地震,老师才知道什么叫“一个都不能少”!当电话联系到你们的时候,那种内心的激动与兴奋,那种热泪盈眶的感受我终生难忘!你们每一个对我都是那么地重要!

  虽然你们有的成绩不好,但你们身上有别人没有的优点,永远要记得自己的长处!你们是老师的骄傲,绝对是的!还记得夜不归宿我大发雷霆吗?那是老师的母性大作,怕你们会吃亏。还记得考试作弊吗?老师是想尽可能给你们公平的环境,靠自己的实力争取想要的,虽然以后的现实很残酷,我想尽我的努力教会你们要靠实力,投机取巧不是长久之计!

  老师忘不了地震后你们没顾上自家倒塌的房屋给老师打电话、发短信;忘不了你们见到老师时的无助与信任;忘不了离开芦山前你们的互相帮助;忘不了离开的前一天晚上你们通宵未眠帮医院搬药,第二天疲惫不堪的样子;忘不了你们当志愿者时的责任感;忘不了临走时下大雨男生们冒雨搬东西的情景;忘不了走时车上的抽泣声;忘不了你们怕老师辛苦帮助老师分担工作时的认真,甚至受了委屈也因为怕老师操心而忍气吞声……真的,真的,老师好幸福!你们就是老师的骄傲!

  老师现状

  夏老师开始带高一学生

  见到夏老师时,她的消瘦有点让人吃惊,黑色的皮衣包裹着瘦小的肩膀,打底裤下是一双纤细的双腿,聊天后才得知她的身体一直不好,“压力一大,就会犯胃病。

  如今夏老师又带了高一的学生,仍是班主任,“从2004年来到芦山中学工作,如今已经第10年,但其实我在芦山中学的时间累计起来有17年了。”原来,夏老师也是从芦山中学毕业的学生。

  现在生活恢复了平静,夏老师又以她慈爱的本性关心着新一批学生,“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的人生都会变的不同了。

  学生现状

  想看看打饭的食堂阿姨

  如今,那些被“鸡毛信”召集起来的学生都已各奔东西,在不同的地方奋斗着,所以此次芦山之行,记者并没有再见到他们。但去年年底,天府早报记者辗转努力,了解到了除施博耀以外,其他13位同学的近况。

  代静伶

  在南充读书:“现在的我对芦山更加牵挂,每次知道余震的消息,总会打电话给家里问问。地震后,爸爸也更关心我了,不管再忙都会抽空给我打个电话。

  黄加敏

  在雅安读书:“渐渐成长,我相对以前也更加成熟。因为离家比较近,也经常回芦山,看看爸妈,看看我的好朋友杨梦霞。

  杨梦霞

  在芦山打工:“如果有机会,我想再去看看(西财的)校长、宿舍阿姨、保安部的叔叔和打饭的食堂阿姨。

  叶晓艳

  在眉山读书:“地震后,我变得更懂事了,做事也更加积极,如今,觉得活着真好!

  高卓虹 在广安读书

  杨咪 在成都打工

  程健 读书

  龙燕 在成都打工,想参加明年的高考

  王鹏 当兵

  邹池 读书

  何雪亚 在外地打工

  李丽 在打工,家里房子垮了

  杨袆袆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