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中实验的这堂课 学生“唱主角” 200老师“当看客”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肖锋)“你见过蝉吗?你能用哪些语言概括它的一生?”12月5日,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第十一届教育研讨会举行,500多名老师及教育专家论教“生长课堂”、“充当学生”,学习以“学为中心,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情景化、个性化教育教学模式。
“有多少同学见过蝉?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的特性?”上午9点50分,在该校三阶一楼,一堂主题献课活动在此开幕,原本宽阔的阶梯教室座无虚席。200多名老师和50多名学生济济一堂,或端坐课桌,或倚窗而立,共同开启《短文两篇》语文课。
“默默等待17年,只为精彩一夏,顽强、坚持、伟大……”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从开课起,学生就成为课堂的主角。“从印象中的蝉,到经历过的故事;从提炼主题,到描述特征;从托物言志到咏物抒怀。”当老师在第一时间抛出问题后,一个由学生自主构建的课堂模式便应运而生。课堂上,学生们不但自由组合小组合作、探讨,更形成以口头作文的形式呈现对某一问题的表达。
“‘读中来,听中悟,议中得,练中固’,由学生充当主体来构建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框架,学习效果果然大不一般。”一位现场听课的老师这样感叹道。“甘于引导,乐当配角。”对于这鲜活的上课方式,执教本堂课的李继常老师则坦言:“只要是能让学生乐学,我就愿意甘当‘配角’”。
从蝉贝壳到雄鹰:“生长课堂”让学生感到快乐
“学生唱主角,老师当‘看客’。”从蝉到贝壳,再到蜜蜂、蜗牛、雄鹰等,在不到50分钟时间里,由学生成主导的上课方式将简单的短文学习变成了一场生动、活泼、接地气的“生长课堂”。众多学生表示,这样的课堂既快乐又有趣。
“满足学生对自我生长的向往,让学生在课堂里自由生长。”对于这堂由学生担当主角的示范课程,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校长尹强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他表示,自己从头至尾全部认真聆听,并作了详细的课堂笔记。他认为,这只是学校高品质教育教学内容的一个简单缩影,更多精彩片段在日常教学中常能看见。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心脏!课程给予学校教育以生命和意义,进而支撑并转化学校教育。”尹强校长表示,“生长课堂”就是一种立足于学生的现实性,着眼于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以“生长”为核心价值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但能唤醒每一个学生对人类优秀文化的无限向往,更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长方式,“温暖”、“扎实”地生长。
以“学为中心”:打造“七中实验模式幸福课堂”
“亲力亲为地实践,建构自己脑海中的知识殿堂,就是生长。”对于教育,对于“生长课堂”,著名教育专家、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姚文忠教授用多个事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七中实验的课堂教学改革有特色,有定见,有定力,不人云亦云,不依葫芦画瓢,有自己坚定、明确的改革方向、策略和主张,很值得赞赏。他认为每所学校都应明确自己主张的方向是什么,他建议课程改革要抓住学生语言,抓住学生成长的方向,形成实践经历和经验,并坚持定力。
“以‘学为中心’,强化学生活动,构建生长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创建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尹强校长表示,课程改革是国家意志,但并非千校一面。“生长课堂”不是某种课堂教学模式,而是课堂教学应该呈现的良好的状态。我们会根据“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人”的育人目标,扎实推进课程体系建设,打造“七中实验模式的幸福课堂”。
活动当天,除进行教育研讨会外,还分别举行了语文、数学、地理等科目的生长课堂献课、评课和研讨。“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将会有更多的课程和科目进行交流、展示和研讨,而全校老师都将参与其中。”尹强校长告诉四川在线记者,从12月5日至12月25日,研讨会将一直持续进行。